当下,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寻求突破,云演播、云剧场等“互联网+演艺”的新模式应运而生,成为文化产业“上云用数赋智”、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的新渠道。
2022年,云演播已从诞生之初的试水,迈向多元化、规范化、体系化、精品化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等文艺盛会中大放光彩,交出亮眼成绩单。
2023年新年伊始,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线下演出快速回暖,舞台艺术的“云上之路”在逐步探索未来的同时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 京剧《龙凤呈祥》2022年线上演播海报 国家京剧院供图
▲ 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业务考核展示《舞上春》 中国歌剧舞剧院供图
激活市场潜力 打造艺术消费新场景
2022年是舞台艺术云端市场飞速发展的一年。
这一年,国家京剧院推出的京剧《龙凤呈祥》线上演播,连续两年引发演艺界现象级话题。
这一年,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期间参评参演剧目线上演播总播放量超过3.54亿次,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演出全网总点击量累计超过34亿次。
这一年,“文旅中国”云演播平台自正式上线后,短短5个月内开展直播、展播活动500余场,原创制作短视频1000余条,录制访谈节目300余台,成为各大院团储备数字资源、传播推广优秀作品、拓展线上演播盈利渠道的重要阵地。
这一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为庆祝建院70周年推出的纪念版话剧《茶馆》,开票两分钟内5场演出票全部售罄……
这些镌刻在2022年云演播发展历程中的高光时刻,似乎昭示着线上观演习惯正逐步成型,消费潜力进一步激活,演艺行业实现数字盈利的机遇期已然到来。
“只需要几块钱就可以看一场超高清的音乐会,还能随心选择缩放画面,近距离欣赏艺术家的表演。”剧迷小佟向记者晒出他的订单记录,半年内,小佟在各大平台的付费观演剧目已经超过30场,他解释,因为云演播的形式在时间、空间上更自由,不用担心临时出差错过演出,这种便利和性价比让他养成了“追剧”的习惯,“只要喜欢的院团有新作品上播,我基本都会第一时间下单。”而网友唐女士的消费理由则源于云演播数字科技带来的互动体验,她认为AI、虚拟场景等技术手段的融入,可以让观众在观演过程中体会到更多的新鲜感和参与感,她表示:“演出变得好听、好看又好玩,‘云上观演’成为我拥抱新科技、贴近年轻人的一种方式。”
“5G+8K+AI”,这些数字技术的智慧应用,打造出线上演艺区别线下的特有功能,丰富了观演体验,激发了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卞靖认为,要更多地看到线上演播在形式方面的优势,利用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XR(扩展现实)等相关技术及未来更高科技的融合应用,贴近“Z世代”用户需求,丰富体验式、沉浸式观演触感,以此弥补线上演出在音乐质感、舞台灯光、群体氛围等方面的不足。
随着演播技术的不断升级,舞台艺术数字化赋能方式更加灵活,更多定制化线上特色功能得以开发应用,丰富的数字内容衍生出更加多元的消费场景。如针对春节档京剧《龙凤呈祥》的演播,把社交互动体验作为主要突破口和盈利点,“云包厢”“云打赏”功能的上线,迎合春节档“合家欢、戏迷聚”的市场需求。而“为云而生”的作品《舞上春》,则因作品内容为明星舞者训练展示、业务考核,所以在功能开发上更偏重多视角切换、沉浸式观赏的视觉体验,通过VR技术和多帧拍摄、360度自由视角、子弹时间拍摄特技等技术实现“看清舞台每一个细节”的观演效果,获得观众广泛认可。截至2022年11月,《舞上春》线上演播版全网曝光量已达6236万,付费观看人数仍在不断攀升。
抓住市场需求 创作云端特色新作品
技术只有满足人的真实需求,才能验证它所存在的价值。经过几年的不断尝试,线上演艺完成了盈收的突破。接下来若想进一步拓展线上盈利空间,必须找准有变现基础的商业模式,针对线上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不能简单照搬线下舞台。
“演播和演出不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而是可以形成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良性循环。”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说,拥有虚拟空间属性的云演播,可以延伸剧场空间边界,呈现虚拟性、无限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拓展演艺市场新兴产业形态,打造高质量数字文化产品,实现演艺团体数字盈利。同时,云演播的观演体验和传播效果能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可以通过线上大数据的分析运用,发挥交流互动、引客聚客、精准营销等优势,培养更多观众,吸引观众走近舞台艺术、走进剧场。
不过,对于云端模式的表演场景,即使再专业的演出团队也面临不小挑战。高清镜头把舞台和演员表演细节显露无遗,为观众带来全新观看体验的同时也会对灯光、布景、服装、道具、演员肢体、表情等提出更新、更高要求。“线上容错率更低,观演视角更多元,观众需求和兴趣点也会与线下产生很大不同。”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许宁表示,演出单位必须针对这种变化进行调整。
“演艺线上产品不是线下的补充或附属,而是一个独立的、符合互联网时代需求的新产品。它与线下演出同根同源。”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副总经理杨树聪认为,经过3年行业实践,针对线上舞台,创作“为云而生”线上特色作品的观点得到了业内广泛认可。互联网平台上,舞台艺术创作与表达呈现多样化特征,一些传统艺术观念中或无法称之为“作品”的创作,比如幕后探班直播等,反而可以在云演播语境中找到生存土壤。越来越多的演出团体挖掘云端演艺的特殊性与发力点,打造线上特色新作品,实现盈利。“为云而生”成为解开流量密码的钥匙。
此外,云端市场也让演艺行业看到了IP打造的重要性。尤其针对B端客户市场,打造舞台艺术演播品牌,不断提升线上演出影响力,谋求合作共赢,也将是未来云演播提质增效创收的又一大方向。对此,“文旅中国”云演播等平台提前布局,创新性开发剧团及剧目IP,着眼打造年轻化、大众化、市场化的IP形象,以创意开发促进IP文商旅融合,增强院团剧目在云演播赛道的市场竞争力,为演艺团体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实现数字化渠道盈利提供方案。
这样重点突出、有所筛选的数字孵化既可以节省制作成本、拓展盈利空间,又更加贴合作品表达、贴近观众需求,还有助于打造和凸显平台、院团及剧目特色,避免同质化。
优化产业布局 建设健康有序新业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为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指明方向。随着我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逐步推进,演艺、影视等传统业态优化升级,借助数字化科技手段,创新表达方式,带动一批以文化体验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业态快速崛起,云演播正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演艺行业在数字化探索中积累了更多经验。版权是线上演出的核心资源。试水阶段,云演播演出机构与平台等合作方的版权纠纷时有发生。202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正式修订实施,为新技术支持下演出行业的著作权保护留出空间,配合其他演艺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实现数字文化新模式下线上演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显著增强。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22年上半年服务大类投诉数据,与2021年同期相比,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投诉比重下降1.8%,其中放映、演出投诉量总计2728件,较同期减少574件,云演播等演艺产业模式向规范、有序市场环境大步迈进。
当下,更多行业看到舞台艺术的线上市场潜力,推动云演播在已有“互联网+演艺”的行业基础上,向通信、旅游、媒体、广告、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破圈”共融,从软硬件技术升级入手,合力聚能,为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创新创造活力。作为“主场选手”,文化行业紧抓产业数字化发展机遇,探索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培育发展新动能。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设计开发“文旅中国”云演播舞台艺术聚合传播平台,通过独立的网站、客户端(APP)、小程序等渠道,提供云演播服务,依托媒体优势形成互通传播矩阵;国家大剧院创新技术手段,率先完成了5G信号铺设,成为全球首家5G信号全覆盖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话剧院建成国内第一座兼具创作能力和演出场地的院场一体化“5G智慧剧场”——国话先锋智慧剧场;大麦票务平台接轨元宇宙开发演艺周边产品,发行多套数字收藏门票,实现了数字藏品和演出门票的璧合。
发展至今,云演播已由文化产业新模式向体系化、多元化、产业化新业态稳步过渡,产业规模与业务范围有效拓展、渐入佳境。此外,云演播内容生产和呈现方式不断丰富,呈现多维立体的发展趋势,云上舞台艺术也成为业内外、学界研究讨论的新方向。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现实层面来观照,云演播已不再是线下演出的试验田,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与线下演出共生。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可以预见,云上演艺产业发展愈加综合化、矩阵化。全息呈现、数字孪生、多语言交互、高逼真、跨时空等先进技术依然是云演播与科技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将云上演艺的数字文化体验功能引向深入,逐步挖掘线上优势特色,开发云端专享作品,打造舞台艺术演播知名品牌,加强与剧场演出联动,相互借力,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长远发展。以舞台艺术的数字化表达为支点,与更多行业领域谋求合作、融合发展,孵化新的盈利模式。聚成产业发展链条,推出周边产品,形成子产品矩阵,探索发展平台化、集成化、场景化增值服务,扩大经营业务规模,催生出一批定位云演艺术生产、传播、消费阶段服务的文化企业。加强云演播市场监管,健全文化数字内容的产权保护措施,营造健康有序的云端演艺生态。
走向更大舞台 展现成果共享新境界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云演播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挖掘采集文化数字资源,拓宽舞台艺术和中华文明的展示空间,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水平提升,促进新时代文艺发展成果人人共享。
云技术在大众传播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将更多受众与可实现的艺术体验联系起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等近年大热的文化艺术活动,利用“互联网+”模式,把剧目、音乐、舞蹈、曲艺、群众合唱、广场舞决赛和颁奖晚会、展览等搬到了“云上”,形成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参与面,进一步有效提升了大众对活动的关注度。这不仅对演艺行业的良性发展有重要积极影响,激励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同时,也成为以文惠民的又一有效模式,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更便捷,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随着云演播业态的不断成熟、舞台艺术数字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以及线上演艺经济的形成发展,数字演艺或将成为文艺、科技、传媒等多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设岗就业的又一方向,带动更多群众共享文艺发展成果的积极性。
长远来看,云演播推动舞台艺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赋能添力。
文化连接世界,艺术沟通心灵。云演播推动“云文化”建设,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202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演出团体通过海外社交媒体账号运营引流,借助海内外各大网络平台,推出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线上专场演出,收获海内外热烈反响。中国歌剧舞剧院海外平台总浏览量超过2亿人次,互动量达到6000万人次,粉丝量约98万;中央芭蕾舞团首次云演播观看量突破3000万人次;中央民族乐团已与泰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演艺团体展开了常态化的线上合作演出。
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抓住数字化发展的契机,让舞台艺术拥抱新技术新领域,探索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高新视听文化数字内容的供给能力,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体验文化融合新产品、感悟文化创意新内涵、共享文化数字化新成果。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讲好中国故事,用艺术语言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以文化担当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中国文化自信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