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由于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的热播效应,到云南大理打卡的人群激增,大理迎来了久违的旅游热潮,成为今年热度最高、话题性最强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一部影视作品带火一座城的现象在国内外都不罕见。在新西兰,电影《指环王》让玛塔玛塔小镇成为充满神秘色彩的旅游目的地;在日本,动漫《名侦探柯南》让鸟取县大荣町成为了柯南主题旅游小镇;在韩国,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让京畿道法国村成为“韩剧迷”不能错过的热门景点……
在国内,近年来类似的案例也层出不穷,尤其是近日热播的《去有风的地方》,以前所未见的联动力度为当地旅游添了一把“火”。该剧以大理作为主要取景地和故事发生地,将当地的风景、美食以及非遗技艺都融入剧集当中。尤其是充满了田园诗意的乡村生活,让观众的心都迫不及待地飞去了云南,一边热情追剧,一边搜索旅游路线。据某旅游平台统计,自1月3日《去有风的地方》开播后一周,云南相关内容搜索量暴涨,“大理”搜索量增长近两倍,“沙溪古镇”增长超十倍。与此同时,该剧还带动云南美食登上了热搜,让过桥米线、鲜花饼、包浆豆腐等在购物平台上销量大涨。
从这股全民“追风”的热情中,我们看到,影视与旅游之间可以相互“牵线搭桥”,而桥梁能否畅通,关键还在于品质。好戏、真情、美食、美景一个都不能少,还要融合得天衣无缝,才能造就共赢。以《去有风的地方》为例,该剧讲述了主角许红豆在遭遇好友突然离世后,辞职来到大理云苗村散心,在这里邂逅了旖旎的自然风光,住进了诗情画意的有风小院,认识了各种不同经历的租客们,与回乡创业的年轻人谢之遥结下了不解之缘。美丽的洱海、历史悠久的古镇,为故事的发生创造了诗意的空间。当地的特色物件和技艺,也都自然地嵌入剧情与角色行为之中。从云南米线、乳扇饵块,到传统白族扎染、非遗刺绣和剑川木雕工艺等,电视剧向观众铺展出一幅秀美大理的瑰丽画卷。
不仅如此,《去有风的地方》还以“慢”为基调,从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离开都市找寻自我、大理山水绮丽风光等多个维度交织谱写出当下大理的精神气韵和人文底蕴。在景观上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大理风貌,在情感上聚焦年轻人的精神向度,探讨了心灵自由的意义。让观众从大理的人美、景美、情美里汲取能量,不急不躁沉潜于慢生活之中,踏寻“风”的足迹,感受这片土地的勃勃生机。
娓娓讲述暖心故事,生动展现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与历史积淀,《去有风的地方》成功点燃了观众的旅游热情,为当地拓展文旅产业边界、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撑。这是“影视+文旅”融合发展的成功,更是电视剧制作团队与当地政府协同努力的收获。
新年甫至,《去有风的地方》虽然为“影视+文旅”提供了样本,但要想复制成功却并非易事。纵观国内外,类似的成功案例都具备一个核心特点,那就是剧集品质过硬、内容经得起考验。影视作品首先要讲好故事,提升自身IP质量,才能拥有持续衍生的能量。地方文旅产业也需要完善融合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当地特色资源,创新手段和模式,实现IP落地。简单复制和低质量跟风断不可取,只有双向、持续赋能,打造从线上到线下的极致体验,才能充分释放影视产 业势能,拥抱文旅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