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斯,曾经的白月光;迪士尼,曾经的红玫瑰。
收购后,本应强强联手,却各自走起了下坡路。
皮克斯开启了裁员,迪士尼也是。
表面上,裁员缓解资金流困境;实际上,创意团队难以为继了。
冷饭易炒,剩菜难热。
不断的续集和陈旧的创意,不断地蚕食皮克斯的金字招牌。
人才出现了断档,影片出现了滑铁卢。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
其实就是皮克斯成功的底层逻辑,悄然发生了变化。
疲惫的皮克斯
POST WAVE FILM
不少观众对2021年的《夏日友晴天》抱有期待,但这部影片却难以唤起人们的共鸣。
最终,这部被皮克斯寄予厚望的影片,只能在皮克斯的及格线下徘徊,草草收场。
影片的翻车体现了皮克斯在创作上的困境——好人好得毫无节制,坏人坏得毫无道理。
原本,让好人有些坏毛病,让坏人有些闪光点,是皮克斯影片的拿手好戏,也是它与迪士尼之间的最大区别。
但这个神奇的魔法杖似乎在《玩具总动员3》之后,就失去了魔力。
假若以《玩具总动员3》为分水岭,之前的《勇敢传说》,已经暴露出了皮克斯的疲态。
在这部以公主冒险为故事主线的影片里,母女关系的表示流于表面,故事固然精致,但情感刻画依然粗糙。
票房固然不错,但皮克斯的口碑,第一次出现坠崖式的下跌。
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头脑特工队》《寻梦幻游记》更像是回光返照;不尽人意的《恐龙当家》《1/2魔法》才是皮克斯真实水准的体现。
皮克斯给人的惊喜,来自于原生的创意;它现在缺少的,就是这点与众不同。
乔布斯掌门皮克斯的年代里,他曾经大肆嘲笑过迪士尼的续集。其言下之意是,只有续集,是无法在电影圈立足的。
但皮克斯显然没让乔布斯失望了。
2016到2019年间,皮克斯推出的5部动画里,有4部是续集——仅有依靠着强大生命力和繁多角色IP的《玩具总动员4》拿到了奥斯卡。
皮克斯曾经表示,要以“两部原创混搭一部续集”的方式展开电影制作。
可惜的是,这个曾经令人魂牵梦萦的公司,食言了。
“质量才是最佳的商业计划”,曾经是皮克斯的信条,鼎盛时期的它,最不屑好莱坞的续集和外传。
但在被迪士尼招致麾下之后,其身上那种特立独行、毫不妥协的精神,渐渐丧失。
迪士尼不仅仅是影视公司,它更是一个帝国,乐园里那些斥巨资建设的“玩具总动员主题园区”,总要有儿童去消费。
如果只是依靠第一批30年前的《玩具总动员》影迷,那公园只能赔本。
继而,皮克斯的经典IP就要被不断地拍摄续集、外传,前传,甚至是剧集,以培养更多的影迷,保障乐园的盈利。
迪士尼是发行和资本的后盾,迪士尼是创新和艺术的障碍。
实际上,迪士尼对于皮克斯的态度也是暧昧的。
2005年,皮克斯越做越大,CEO伊戈尔觉得,迪士尼的心脏不在迪士尼,而在另一家公司,这是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事情。
于是,收购计划提上了日程。
一年后,迪士尼用74亿美元,得到了皮克斯。一场改造之旅,就此展开,直到今天。
这很现实,这很无奈。
皮克斯并不想拍这么多的续集。就在《玩具总动员3》上映当天,影片导演李·昂克里奇对外表示:“不希望有第四部,第三部已经足够完美”。
但现在的皮克斯,正在摩拳擦掌,准备《玩具总动员5》的拍摄,甚至连基本盘都没赢的《光年外传》也在筹备续集。
失去灵魂,失去一切
POST WAVE FILM
2018年,在好莱坞Me Too运动的牵连下,曾经缔造了整个皮克斯帝国的导演约翰·拉赛特因为性丑闻辞职。
与之一起离开皮克斯的,还有高级制片人达拉·安德森、资深动画师安德鲁·哥顿、市场部副总裁大卫·萨姆斯等人。
除了离职,皮克斯创始人之一,计算机工程师,开发出渲染软件RenderMan的艾德文·卡特姆也功成名就地光荣退休。
一年后,李·昂克里奇也宣布离职。
这一群元老级人物的离开,给皮克斯带来了不小的打击。
正如艾德文·卡特姆在《创新公司:皮克斯启示录》里写的那样:“皮克斯是一个依赖创新思维的亲密圈子。”
而这个曾经的“亲密圈子”现在已经不复存在,新的“亲密圈子”尚未形成。
新人导演的作品,偶有佳句,但难成佳章。
他们的作品不成熟、不稳定,缺少皮克斯一以贯之的灵魂——细腻的人物成长。
就在拉赛特离开之后,皮克斯公布了SparkShorts计划,希望启用一系列新人,拍摄一系列短片,找到长片导演的潜在人选。
在这个计划中,皮克斯发现了出生在重庆的加拿大导演,石之予。
石之予以2018年的短片《包宝宝》拿下奥斯卡,随后得到了执导长片《青春变形记》的机会。
《青春变形记》内核还是老套的家族和解、少女成长,但故事中的中国元素与美式主流的搭配,令人看到了一丝突破的希望。
全片水准即便无法与“黄金时代”的皮克斯相提并论,但终究是走在了及格线上。
4年时间,石之予就从短片走到了长片,这在讲究慢工出细活的皮克斯,可谓是“火箭速度”。
在独立执导《虫虫危机》之前,安德鲁·斯坦顿从短片、编剧、剪辑一路摸爬滚打而来,一共用了11年时间。
饥不择食,慌不择路。
皮克斯的“快速培养计划”,是一场看不到结果的豪赌。
这可能是自救,也可能是自戕。
导演人才的断层,可能会被新人填充,更可以从别的公司挖墙脚。
但皮克斯精神引导力的缺憾,短时间内难以缓冲。
观众期待皮克斯的动画,实际上期待的是稳定的内容产出。
在创意行业里,灵魂人物的名字,就是内容的背书,就是产品的信誉,更是值回票价的保证。
就像宫崎骏之于吉卜力,曾经的拉赛特之于皮克斯。
约翰·拉赛特(左)和宫崎骏
这是灵魂的意义,也是公司商誉所在。
当皮克斯失去了这个灵魂,大众就会要求重新出现一个灵魂人物。
如果长时间没有,大众的期待就会落空,皮克斯就失去了自己的口碑。
这并不能责怪创意团队不努力,更不能苛责导演不付出。
毕竟,失去导演,失去票房;失去灵魂,失去一切。
裁员能力挽狂澜?
POST WAVE FILM
皮克斯的历史上,曾经经历过一次裁员。
当时是1990年,皮克斯亏损了830万美元,失去耐心的乔布斯,大笔一挥,解雇了接近一半的员工。
在商业环境下,不赚钱的公司,要么壮士断臂,要么销声匿迹。
乔布斯掌舵时的皮克斯员工大合影
动画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数据指出,劳动力成本,占据一部动画片总成本的75%。
因此,裁掉员工,的确可以开源节流。
但另一个问题随之浮现:皮克斯裁掉的并不是低端重复的劳动力,而是一些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将。
其中包括全球传播副总裁、《光年正传》的制片人、《玩具总动员4》和《寻梦环游记》的高级创意师等人。
按照迪士尼的计划,皮克斯一共要裁员75人,约占其员工总数的6.25%。
这是迪士尼的现代商业文化:你不行,就滚蛋。
这和皮克斯追求的稳定雇佣关系,背道而驰。
在皮克斯的历史中,这家带有科技感的公司,曾经不止一次地反对过好莱坞剧组的临时雇佣制。
在好莱坞,剧组是临时组建的,每个人的合同,只在一部电影里生效。
制片人雇佣导演、演员和其他创意团队,影片上映,剧组解散。
皮克斯认为这种工作模式,虽然带来了灵活度,但却牺牲了忠诚度。
《玩具总动员》雇佣了160位员工,影片上映后,这些人原本要解散,但他们却留在了皮克斯,他们成为了皮克斯的伙伴,成为了“皮克斯人”。
皮克斯的企业文化,是属于人的文化,不是属于资本和商业运作的文化。它做的是“发展人才”的生意,在这里工作的员工,都会去皮克斯大学学习各种科学和艺术的课程。
皮克斯员工工作场景一览
因此,这些皮克斯人,并不是只是同事,更是同学、室友、师生,甚至恋人。
皮克斯的质量阀,是不断的否定。制作过程中的自我否定,完工后的自我否定以及外部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皮克斯的高质量动画。
《寻梦幻游记》在正式上映前,进行了几十次内部放映,不断地找到影片中的小问题,并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与此同时,皮克斯还打破了制片人中心制,增加了导演的权力,而导演的权力又被控制在互相监督和批评的企业气氛之中。
这是一间带有乌托邦气质的企业,也是理想主义的实践田。
裁员真的能解决皮克斯目前的困境么?
可能会在短期内解决资金流的问题,但长远来看,裁员无法纾解窘境。
皮克斯目前的问题,并不是工作人员太多,而是缺少创意,缺少领军人物,缺少灵魂;缺少真正意义上好的原创作品,缺少一击致命的拳头产品。
《疯狂元素城》会是救命稻草还是压死大象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暴力云与送子鹳》走出来的彼得·孙,能成为领军人物么?
影片烂番茄63%新鲜度、MTC 56、IMDb 6.3的评分,创下了皮克斯的最差纪录,似乎给了一个模糊又清晰的答案。
在烂番茄和IMDb的评分,让人为《疯狂元素城》捏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