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电影行业年度盛会2023年微博电影之夜成功举办,作为今年微博电影之夜的重要单元“电影人星火计划”之一、由新浪娱乐主办的新浪潮论坛继续汇聚业界多位重量级嘉宾,探讨中国类型电影迭代升级话题。
论坛由伯乐营销创始人兼CEO张文伯主持,中国电影导演、编剧、监制,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席黄建新,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兼CEO王中磊,导演、演员、监制、编剧,壹同制作创始人陈思诚,导演、编剧、监制,新圣堂影业创始人田羽生,《盗火者》导演徐展雄,《消失的她》导演崔睿等知名电影人共同出席,从一部好作品的孵化、创作、落地谈到中国电影人的星火传承与迭代发展,以第一视角深度剖读类型电影成功的关键抓手、把脉行业发展大势。
给青年导演更多的尊重和创作自由
给青年导演更多的尊重和创作自由,助力更多好作品的诞生和中国电影市场的迭代,是众多电影人的坚持和坚守,应该也是中国电影市场能够走入良性循环、平稳步入迭代更新的内核动力之一。几位嘉宾从不同代际、不同身份的电影人视角,分享了各自在电影孵化与团队协同中的经验。
谈到与田羽生合作《前任》系列的缘起和合作方式,王中磊表示,不同的电影类型,监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前任》系列最重要的是风格,“不需要过度场面调度,那样反而会限制导演。”因此王中磊给予了田羽生很大的自由度和支持,让他放手做想做的剧本,由此田羽生也探索出了自己的独特创作风格,他尝试让编剧在影片制作过程中同时担任执行导演,了解监视器后面的操控流程,用剧组操控能力反哺文本、打磨文本,形成了“经验的传承”。
黄建新从监制和掌舵人的角度,分享了他对新导演的筛选与取舍。他提到,监制是一个维系电影运作、生产,维系电影工业制度的人,指挥大家在这个制度里“跳舞”。同时他也认为,“监制应该跟导演是最好的朋友”,监制是一个复合型的人,得懂艺术规律,也得懂一点经济管理,他需要在投资者跟导演之间建立一堵墙,帮助导演消化那些无益的干扰,厘清创作的根本,统筹全局,同时,要充分理解、尊重导演的想法。黄建新还对如今平台使用大数据过度干涉创作提出疑问:“大数据是告诉你电影跟观众的关系,跟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告诉你这儿必须改,那儿不对。(大数据)有它的意义,但绝对不是艺术创作的指导意义。我们《盗火者》最近也在做市场试映和观众测片,但不是在剧本创作和拍摄前期就告诉你这里那里必须改。”
陈思诚作为优秀的监制、编剧和导演,他认为监制需要处理好职业导演与投资方的关系,既要创造商业利润和价值,也需要展现影片艺术价值。他在谈到与新锐导演崔睿的合作契机时表示,自己的团队更多的希望可以挖掘具有操控商业类型电影创作基因的新锐导演,因崔睿有在美制作类型电影的经验,有态度、有审美、三观契合等因素促成了合作。此外,他一直鼓励导演多参与剧本的创作,任何一个东西,任何一次创作,资源都不是无穷尽的,他希望新人导演们也可以有这样的思维。
对此,崔睿导演表示认同,他认为《消失的她》整体来说一个良性运转的剧组,《消失的她》剧本由陈思诚撰写,人物和故事细节都是团队共同探讨,“思诚导演也在鼓励我参与到文本的创作中,接下来的剧本我也有上手在写。”
对于监制给予的尊重、自由和帮助,徐展雄导演也深有感触。他的三部戏的三位监制都有一个共性,充分尊重导演意见。“希望等我从业经验再多一点,成为一个监制,有下一代新的人出来的时候,我也会做这个事情。”
王中磊也谈到了在演员的选择上,监制、投资人等角色的重要作用。他提到,作为投资人要解决两件事,第一个是演员的安全感,第二,观众看到这个导演和演员组合的时候,也有安全感,这是一个制片人、监制要帮助年轻导演做的事情,给所有参与的人信任感,给观众信任感。
例如,陈思诚分享:“《消失的她》我在做剧本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代入了一些我认为最合适的演员,现在我在创作过程中还是有这样的习惯,写剧本的时候我会先把一个演员代入,这样会更有的放矢,我们也会全力以赴去争取那个演员。《消失的她》最早想过的阵容基本全实现了,没有任何变数。一龙当时有一点点犹豫,因为这个角色的复杂程度,问我说行吗?观众这次走进影院会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一龙。”
徐展雄谈《盗火者》演员选择时表示,演员和角色本身要够匹配,尤其是年轻演员,要找与生俱来的、从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和角色本身勾连,把这个特质本身放大。这次《盗火者》就启用了几位Z世代新青年演员,就是从他们和角色的高度适配度来选择的,譬如王源的叛逆少年气、张雪迎的内心力量感、梁靖康的一种感性魅力,演员本身与角色身上共通的内在气质,帮助他们和角色融为一体。
黄建新表示选择演员最重要的原则还是尊重角色,根据角色特点去寻找适合年龄气质符合的演员,《盗火者》这次讲的是一群少年人的故事,主角演员选择就完全是角色的同龄人,基本都是95后的演员。其实故事里他们也是当时的00后,一点不因为青涩就胆怯,用自己的智慧勇气去完成任务,演员自身的青春气息和生命力会穿透到角色身上。
系列化IP打造和延续要保持新鲜感
《前任》系列、《唐人街探案》系列,在场的几位电影人手握系列化IP的成功案例。同时,黄建新也提到,分众化趋势下,靠一部电影通吃的年代越来越少了,如何打造和延续系列化电影IP?
陈思诚认为,现在是一个注意力经济时代,加上人是情感类动物,系列化更容易和人建立情感,更容易在商业上成功。但是,现在中国的系列化电影太少了,要多尝试、多试错。“我有《唐探》《误杀》这样成功的,我也有过像《外太空的莫扎特》这种失败的,我觉得都很正常。因为在任何一种类型上我们现在还有试错的机会,我们愿意多去尝试一下可能。”
田羽生导演的《前任》也是一个成功的系列电影IP,作为制片人的王中磊直言《前任3》之后就计划一定会拍《前任4》,将成功的系列片延续下去,时隔数年,田羽生表示《前任4》有一些新鲜的东西让大家看到:“我的创作周期有点长,我的创作方法就是在生活中去体验,体验完了过后提取出来去变成剧本,变成戏。虽然慢,但是我觉得它保持了一个重要的元素叫‘真’,《前任》不光是爱情的事,也是我们这代人的感情、生活。”
黄建新认为,系列是电影工业化的一个特征,一个类型,怎么样有新鲜感很重要,展雄导演的《盗火者》花费大量时间在选演员、改剧本、确定剪辑方式和结构上就是希望做出新鲜感。他主张导演冒风险去探索和创作,“做以往中国电影没做过的事”。这次《盗火者》尝试把青春爱情片的类型和谍战片的类型相融合,也是试图在固有的类型上做一些突破,给观众带来新鲜感。所以无论是不是系列电影,与时俱进的创新,和观众的内心产生共鸣,永远是很重要的。
徐展雄导演提到,虽然新片与上部电影都是同一个年代的故事,但是却在类型上完全不同,《盗火者》是一部高度类型化的谍战片,有高能反转的谍战故事,有强悬疑、有大动作。并且突破了谍战戏的原有类型框架,加入了青春元素。
对此,陈思诚表示认同,他认为不破不立,电影虽然是一个百年艺术,面临的却是新鲜的观众、新的时代,作为创作者最重要的能力是学习、观察,要真正跟这个时代发生关系。“你对这个时代体会得越深,你反哺出来的内容跟这个时代越有同频共振的可能,这种共振性就是最后的市场性和商业性。”喜剧是一个喜闻乐见的类型,大家需要笑声,悬疑又是一个相对生僻和冷门的类型,“我们创作《唐人街探案》第一部我跟编剧聊,喜剧和悬疑是对立的,如果结合的好,形成过山车一样的忽高忽低的效应,可能更符合当下观众的需求。所以我们就去尝试,还好最后被观众们接受了。”
崔睿从导演角度谈到对系列电影的思考,“系列电影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系列,是观众在看到第一部的时候有一个好的接受度、基础的商业上成功的标志,观众愿意在这样一个话题中再去看更多的内容,再去跟着这个角色有更多的经历,所以我觉得做好第一部是基础,我也很期望《消失的她》能成为系列。”
人、故事、共鸣,打造好作品的关键
论坛最后,几位电影人也聊到了他们心目中要做一个好作品,最关键的事情。
黄建新认为最关键的是找对一伙人,找对同伴。王中磊认为有才华的导演很重要,同样的文本、不同的导演,他的能力跟电影语言是有巨大差别的。崔睿也希望志趣相投的人、审美相投的人,在一起去创作能够被更多观众接受的内容和故事。
陈思诚认为他们这代导演不缺少电影技术的教育和熏陶,也耳濡目染地知道怎么拍好电影,自身也具备一定的审美,导演不是很难的事,“但我认为在这个时代,说什么比怎么说更重要,观众需要怎样的电影,时代需要怎样的电影,是我们所有创作者一定要思考清楚的问题。命题最重要。”田羽生也认同,“一个好的电影的起点,就是一个创作者最想表达的最真诚的故事。”
徐展雄则认为,“电影是一群有所感的人共同创作出来的,从消费端来说,每一部电影都是和一批人的共鸣,《盗火者》在创作过程中,虽然我们这个谍战故事是发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但里面少年自我抉择命运的叛逆、年轻人之间的爱情友情、执行任务时超越年龄的勇气和智慧,都和当下的年轻人极其相似,相信他们的少年意气和理想情感,可以跨越时代,和当下的年轻人达成心灵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