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野草,不屈不挠”是电影《八角笼中》的台词,也是导演王宝强的个人经历写照。
“导演王宝强”上一次被舆论热炒,还是5年前某颁奖礼上的一幕。他是这个为“年度最差影片”设立的民间奖项9年来首位领奖的一线明星。接过“最令人失望导演”金扫帚,王宝强说,“我接受大家的批评”。所有人都在感叹王宝强的“实诚”。临走时,王宝强留下了一句话“我爱电影,我尊重电影”。
今年暑期,王宝强再次以导演身份回归,新作《八角笼中》在两大票务平台的购票观众评分均超9分,上映两天后,票房突破5亿元。导演王宝强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而当初为他“颁奖”的主办方已郑重喊话,“请王宝强退还金扫帚”。
01
“冲破命运的牢笼”
来自底层,表达底层。
不同于前作《大闹天竺》的笑闹喜剧风格,取材自真实事件的《八角笼中》是一部现实题材电影。电影中,一群出身底层的孩子看到通向未来曙光的同时,又陷入了难以挣脱的泥沼之中。他们的“出路”在哪里?牵动着银幕前的每一位观众。
“这个电影能够唤起底层人的共鸣”,出身寒门,王宝强更懂得底层人民的辛酸不易,“这个故事和我自己的经历相似,都是从最底层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每一步我都很了解人物的内心想法。”但王宝强从没打算通过电影为底层人“卖惨”,他在电影中给主人公设定了一个成长的信念——“靠自己寻,找自己的出路”。
他希望,影片为观众带来力量,“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隐形的‘八角笼’,我相信观众看完《八角笼中》,无论在任何的困境当中,都能感受到力量,冲破命运的牢笼。”
02
走出大山,走上银幕
《八角笼中》之所以真实,很大程度上源自影片选角的成功。王宝强透露,《八角笼中》的演员“都是原生态的”。片中的孩子大多是来自四川当地的素人,他们的表演,让真实之感充斥于影片内外,而演员和原型人物的贴合,带给了观众以真实的冲击。
为何选择了他们?王宝强回忆起当年自己被导演选中的情形,“李杨导演拍《盲井》的时候找到我,就是因为我原生态。看到这些孩子,我仿佛就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很感谢他们,这些生动真实的面孔,帮助这部电影呈现出了‘真实’”。
银幕内外,王宝强和他所饰演的向腾辉似乎有着相同的使命。
电影中,向腾辉将大山里的孩子们带出大山,给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技能,用王宝强的话说,向腾辉不是一个纯粹的好人,但他真实,他给了孩子们出路,也在孩子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现实中,王宝强在大山里找到这些孩子,给了他们登上大银幕的机会,这次机会或许将成为孩子们人生的转折点。
03
“这是我的成长”
从筹备到拍摄,《八角笼中》历时六年。主演王迅透露,为了全身心投入拍摄,六年间,王宝强推掉了大部分片约。
而在王宝强看来,正在上映的《八角笼中》不仅承载着向观众传递力量的责任,也映射出他当下的心境,“这是一个寻找出路的故事,电影就是我的出路,电影就是我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王宝强说,《八角笼中》的“出笼”象征着他的蜕变,六年间,他克服了种种难题,也获得了成熟与沉稳,“这是我的成长”,王宝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