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璀璨的诗人连同他们的作品,穿越时空,点燃了观众心中的火焰。正在上映中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由谢君伟、邹靖执导,用浪漫隽永的东方美学风格讲述有关唐诗的动人故事。影片上映后,豆瓣评分高达8.1分。截至昨天,该片总票房突破3.1亿元,有望创下追光动画出品影片的票房新高。
中小学生影厅里一起背唐诗
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在影厅里一起背诵电影里的唐诗,这是独属于《长安三万里》上映时的奇观。这部动画电影中一共出现了48首经典唐诗,对于从小背着“床前明月光”的中国观众来说,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被深深触动了。
“《长安三万里》大部分诗歌的融入都比较贴合当时的情境。比如《静夜思》的出现,两位主角在喝酒,很自然地想到故乡;黄鹤楼上李白看到崔颢的诗,用一种虚拟的方式来呈现,意境跟内容很配;高潮戏《将进酒》,汪洋恣肆、充满想象力,有大鹏展翅的波澜壮阔,也有李白对老庄等道家思想的表达。”影评人陆支羽评价,该片对唐诗的呈现,是一次很好的文化普及。
《长安三万里》从高适的回忆视角出发,如同画卷一般徐徐展开一部唐朝由盛转衰的编年史,其间出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王维、张旭、吴道子、郭子仪等唐代名人。中国动漫集团发展研究部主任宋磊说,该片基于唐朝的真人真事来铺陈剧情,具有较强的历史厚重感。“影片对唐朝文化做了大量研究,从人物的衣食住行,到街道宫廷的建筑群落,再到诗人的生活状态,让观众看了感觉这就是地道的古代中国。”
群像式展现唐代人文精神
制片人关雅荻说,他在观看《长安三万里》时脑子里反复出现“人类群星闪耀时”这句话。“这是中国1200多年前的一段‘人类群星闪耀时’,主角是李白和高适,旁边还有杜甫、王昌龄等唐代诗人。我们很少在一部电影中如此群像式地展现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长安三万里》做到了,它有一种浪漫气质。”
影片塑造了一个真实动人的李白形象。影评人韩浩月说,《长安三万里》打破了李白的“诗仙”光环,真实还原了李白才华之外普通人的一面。“比如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对朋友微妙的小心思……这些不仅不会有损李白的形象,反而让人觉得李白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而不是一个被神化的偶像。”
对于边塞诗人高适,电影中展现了他比较完整的一生,让人耳目一新。相对于李白的天才,高适看起来资质平平,“高适的一生大多数时间都比较郁闷,他是李白的小弟,时刻追随在李白身边。长期不得志的痛苦,反而把高适滋养历练成了一个关键时刻起作用的大将。这个人物会让很多观众得到启发:我们大部分人活得和高适一样,为什么不能像他那样,哪怕年龄大了之后,依旧不放弃自己、依旧寻求改变呢?他把长期承受的压力和痛苦转换成能量,非常鼓舞人,这个角色塑造得很成功。”
动画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
《长安三万里》168分钟的片长,是主创以极为自信的态度与广大观众来了场博弈。这部本质上可被视为历史传记片的电影,不玩时下电影流行的高概念、强情绪,而是气定神闲地将一段尘封已久的时光娓娓道来,无需太多高超的技巧,讲述对象本身就拥有足够的力量。有人看的是诗文灿烂,有人看的是“李高”友谊,有人看的是大国气象,也有人看的是人生况味……无论哪种,其背后蕴含的都是文化的力量。片尾,高适那句“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升华了全片立意,文化拥有打破时空界限的力量。
《长安三万里》的成功,让行业看到了动画电影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价值相结合,并用合适的艺术方式呈现出来,可以在弘扬中华文化软实力上获得更好的效果。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长安三万里》的横空出世,让我们对动画电影有了全新的认知。“过去我们习惯性认为,动画电影可能偏娱乐性,不能表现宏大的、具有史诗气质的题材。从某种意义上说,《长安三万里》开创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新文化、新美学,其意义和价值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强烈地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