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国产动画以匠人之心绘千载艺韵,在现实观照中建立情感链接

中国动画呈现“百花齐放、多元共生”的发展态势。历史、神话、童话、科幻、武侠、现实等题材的动画作品竞相涌现,丰富了题材类型的广度与深度,并努力与当代中国人建立更为深层的情感链接,呈现愈发鲜明的现实观照。

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剧照。 追光动画供图

8K数字水墨动画短片《秋实》剧照。孙立军供图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剧照。 追光动画供图

创作者须认识到,技术是手段,内涵是根基,二者互为表里,形成合力,方能在当代动画艺术创作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基因,赓续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一部优秀动画作品,除了依靠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需要创作者秉承一颗匠人之心,认真对待每一根线条、每一个造型、每一帧画面。工匠精神,是中国动画代代相承的优秀传统,也是从“高原”走向“高峰”的内在支撑。

作为“笔尖造梦”的艺术形式,动画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富于美感的视听、纯粹质朴的表达,丰富着一代代观众的精神家园。今天的中国动画,一面立足高精尖影像技术前沿,一面呈现民族化、现代化美学底蕴,在“技”与“艺”的碰撞、“古”与“今”的交融中提升审美价值、情感价值与认知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书写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与理想追求。

在现实观照中建立情感链接

近年来,中国动画呈现“百花齐放、多元共生”的发展态势。历史、神话、童话、科幻、武侠、现实等题材的动画作品竞相涌现,丰富了题材类型的广度与深度,并努力与当代中国人建立更为深层的情感链接,呈现愈发鲜明的现实观照。

动画电影《飞向月球》由真人演员与数字虚拟角色担任双主角,关注孤寡老人如何与“孤独”和解这一受关注的社会议题,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影片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前沿,对未来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做出积极乐观的猜想。

以神话题材、志怪题材与武侠题材为代表的动画作品,如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等,专注寓言式叙事及世界观的建构、开拓与延展;童话题材的作品,如动画电影《熊出没》《神秘世界历险记》《赛尔号》系列等,活用动画的假定性,融入趣味性、夸张化的动作与造型设计,有着鲜明的合家欢创作倾向。2023年暑期档引发关注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从唐诗唐画中汲取灵感,在对李白、高适人生际遇的描摹中呈现大唐气度。

这些作品彰显中国动画的多元化发展,创作者关注社会变迁、洞察大众心理,同时以极高的创作热情探索媒介融合视域下创作与观看的边界,通过架构高度的假定性、充满幻想的视听场域,让叙事呈现中国动画“奇、趣、美”的特质。

在新的技术中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书写

从胶片时代走向数字时代,技术革新不断拓展动画的视听呈现形态。20世纪,“逐格拍摄、连续放映”的制作方式让画面成功“动”了起来;走进21世纪,数字化技术又推动动画产业向工业化、市场化发展。近年涌现的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新神榜:杨戬》,等等,就是在全新的技术语境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书写。

伴随5G传输、8K超高清显示、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在动画创作领域不断延展,动画的创作、播映以及观看方式逐步实现转型与升级。在5G超低延时和无线传输技术的支持下,4320P超高清影视动画和VR、AR动画的数字化制作变得更加便捷,动画制作数据的网络传输变得更加流畅,云端化制作生产和全息通信渗透到动画制作方方面面,极大提升了制片效率。同时,播映和观看方式的转变、硬件基础设施的升级,同样要求动画创作者在全新媒介视域中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在这一背景下,8K数字水墨动画短片《秋实》应运而生。8K超高清显示技术大幅度增强水墨艺术视觉表现力,延展了画面的表意空间,将纸张的纹理、墨与水的晕染、水墨笔法的差异、角色与环境呼之欲出的互动关系展现得细腻、精良,观众甚至可以在被放大10倍后的画面上清晰看到宣纸的纹理与蝈蝈腿上的绒毛。其绘制与构图,保留了中国画在造型与写意上的技法与风格,活用镜头语言,牵引观众“代入情境”,产生沉浸式体验,进而以隐喻的形式传达富有哲理的人生观、历史观和宇宙观。

创作者须认识到,技术是手段,内涵是根基,二者互为表里,形成合力,方能在当代动画艺术创作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基因,赓续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在美的体验中实现精神引领

文艺创作要实现精神引领,必须遵循艺术创作规律,以深具说服力、感染力的艺术创造,激活人们心中真、善、美的情怀与追求。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动画参与审美范式与价值观念的建构,创作者需明确动画创作在价值引领层面的职责与使命,切忌流于表面,以文化符号的堆砌,打造“华而不实”的景观,而应当由表及里,挖掘“图景”中的“意蕴”,寻找与当代人精神诉求的契合之处,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正向价值,以彰显时代表达与民族气韵的精品力作,为观众带来美的体验。

中国动画探寻民族性的发展之路,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耳熟能详的动画《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九色鹿》《神笔马良》等,都是用鲜明的时代表达彰显中华文化的特色与美学精神。如《三个和尚》就运用了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人物肢体语言有着民间皮影戏的典型动作,还借鉴了中国戏曲的假定性表演,融入舞蹈、民乐等艺术形式。《三个和尚》改编自妇孺皆知的中国民间谚语,视觉风格上有极简主义风格的成分,其向观众传达的团结合作、知错能改等人生道理,是中国文化的内核。中式奇幻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以二维手绘、剪纸、定格、CG等多元动画表现形式,让观众在虚构的中式志怪时空中获得许多信息。动画艺术短片《新三岔口》改编自传统京剧《三岔口》,结合戏曲写意性,使用偶动画逐格拍摄的手法,彰显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侠义精神。

动画是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也是一个工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造型设计、场景设计、分镜头设计、原画设计等制作流程环环相扣,各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才。一部优秀动画作品,除了依靠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需要创作者秉承一颗匠人之心,认真对待每一根线条、每一个造型、每一帧画面。工匠精神,是中国动画代代相承的优秀传统,也是从“高原”走向“高峰”的内在支撑。

依托移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基础,以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给养,以当代中国人火热生活的图景为蓝本,不断拓展创作题材与视听表现,不断提升原创力、扩大品牌效应,中国动画传承的千载艺韵定会绽放时代光彩。

关键词: 匠人 之心 国产 动画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