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电影《长安三万里》:总票房已突破12亿大关,中国影业的“新文化”浪潮

《长安三万里》的成功不仅是由于电影本身,也是因为附加在影片之上的诗歌、文化,乃至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作为追光“新文化”系列的第一部,“小长安”以高适、李白为主角,用48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描绘出盛唐惊鸿一瞥的侧影。

 进入暑期档,国产动画《长安三万里》持续发力,总票房已突破12亿大关!好想偷偷潜入追光工作室内部,感受一下欢腾的氛围。

实际上,《长安三万里》的成功不仅是由于电影本身,也是因为附加在影片之上的诗歌、文化,乃至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作为追光“新文化”系列的第一部,“小长安”以高适、李白为主角,用48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描绘出盛唐惊鸿一瞥的侧影。

今天,让小编和大家一起,回味盛唐,展望大宋,期待“新文化”。

唐诗

《长安三万里》

中国人刻在DNA里的诗词通感,是一种穿越时空的同频共振。有人认为,诗歌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太远了,但当走进《长安三万里》的影院时,观众仍然感到了振聋发聩的共鸣。总有那么一刻,生命会和诗歌很近。

中国是一个以诗歌为信仰、以诗歌为时尚、以诗歌为生活方式的诗之国度,每个人跟诗歌之间的关系都是表面隐秘、实则亲密。教科书中的诗词“纸上得来终觉浅”,而当唐诗的创作背景在大银幕上得到艺术化处理,就成为了启动基因的开关,一触即发。

中华民族的历史观是文字性的。一方面,我们是全世界唯一无间断的文明,有着上千年的无间断的史学传统;另一方面,我国早于唐朝的古建筑,迄今为止保存下来的不超过五座。这说明在这个国度里,历史并不是由建筑来留存的,真正承载历史和记忆的容器,是文字。实体建筑已然破败,但诗歌穿越千年,愈久愈醇,无论是金戈铁马之景,还是歌舞升平之情,都跃然银幕之上。

那些长着“绣口”的诗人,一方面过着历史裹挟之下普通个体的人生,另一方面又创造更加超拔的诗的人生。正如《长安三万里》中所说的,“只要诗在,长安就在”,在文字这一亘古留存的容器中,历史得到了最精妙、最完整的留存。

宋词

“新文化”第二部

《长安三万里》作为新文化系列的首作,可谓“开门红”,让人不由得期待第二部的宋词主题。《今日影评》发起“观众最期待词人”投票,苏轼票数一马当先,其次是李清照和辛弃疾。

苏轼是当之无愧的宋朝才子人气TOP。他能文能诗能词能说能画,同时是美食家、美酒酿造家,甚至是一名工程师。不仅才学横溢,苏轼身上的戏剧冲突也大有看头,单说他和王安石的相爱相杀就足够贯穿一部电影。他们是政治上的死敌,又是精神上的知己,只是站在了不同的政治集团里。大宋才子擂台赛,苏轼和王安石绝对是最受欢迎的一对。

教科书上把苏轼归为豪放派,但他婉约起来也无人能及。另一位类似的词人是李清照,即便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但仍写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旷世之句。豪放与婉约,本就是每一位才子佳人的一体两面。

纵观中国古典文学史,几乎是一部纯男性的传记。由于社会分工与教育倾斜,女性被封印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规训之中,极少有人能踏出闺阁、吟词作曲。李清照无惧闲言蜚语,才学与名头均远远压过两任丈夫,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留下了带有年龄与时代印记的代表作。少年时期,她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狂妄才女;等到中年,“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则是国仇家恨缠绕在一起;而到晚年,她告发第二任丈夫,不惜身陷囹圄也要离婚,成为了冲破世俗的大女主。

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两两之间的生卒年月均有交集,但词人的年龄相差巨大,恐难以群像方式做到完整呈现。下一部的宋词主题,究竟谁会做主角呢?

新文化

中国影业的浪潮

在提倡文化自信的今天,“新文化”不只是追光工作室的动画系列之一,更是电影市场的必然趋势。

今年贺岁档《满江红》的主角本是岳飞,但影片中他的身影全程没有出现。我们发现,主角并不是某个人,甚至不是一个朝代、一个历史时期,反而是这首词。当我们用心、用情吟诵《满江红》时,我们就在那个瞬间成为了岳飞,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多年的计划与伪装,最终要的却不是秦桧的姓名,而是一首诗词。这是一种高明的历史观,奸臣的生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历史如何被书写、民众如何记住英雄的姓名。

以诗词作为电影的主题或高潮点,《长安三万里》和《满江红》并不形单影只。《妖猫传》的极乐盛宴中,李白恣肆坐在酒池边,念出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诗句。一首《清平调》,让贵妃美貌流传千古,盛唐气象再现于绣口之上。

以诗寄情、以词达意已成为影视作品的常用手法。《新龙门客栈》引用了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觉醒年代》饮用了杜甫的《春日忆李白》、陆游的《示儿》;《甄嬛传》饮用崔道融的《梅花》;而《庆余年》殿前斗诗的片段中,范闲耗费4分钟时间背完了38首唐诗名篇,却没有人觉得枯燥无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些文字,刹那间点燃了基因中的开关,点燃了骨子里的热血。

与现代文相比,诗词的篇幅很短,但其精神力量却能够穿越千年。

《长安三万里》看似是打响了史诗动画的第一炮,实则是文化自信大环境下的必然趋势。它不仅开启了追光动画的“新文化”系列,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中国影业的文化浪潮。

自传统文化中撷珍,为大银幕镀上华夏之光。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