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蕾塔·葛韦格这个名字,第一次在大众意义上的“走红”还是五年前。
那时候,她凭借《伯德小姐》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而在此之前,获得该殊荣的女导演只有凯瑟琳·毕格罗(《猎杀本·拉登》)。
《伯德小姐》海报
随后,她的第二部长片《小妇人》再获奥斯卡六项提名,证明了她作为青年导演对大型的电影工业的掌控力。
《小妇人》海报
今年,由她指导的大IP电影《芭比》,像是颗粉色炸弹引爆全美的影厅。
截止目前,《芭比》全球票房达到8.5亿美元,已然成为女性导演作品中票房最高的电影。
《芭比》海报
如果我们把这三部电影放置在同一坐标轴上,可以看到,这条脉络不仅显示了一位女性创作者逐步跃升最终抵达高峰的神话样本,也标刻出美国电影,或者说好莱坞工业偏爱的创作典范。
有趣的是,虽然看似“合规”,葛韦格却又与好莱坞一贯的叙事策略和叙事方向出现了微妙的偏移。
格蕾塔·葛韦格(中)在《芭比》片场
在宏观层面上遵循好莱坞电影的内部逻辑之余,又在微观视域里处处显露出作者导演的个人表征。
这使得梳理葛韦格的创作之路具有更加况味深远的意义。
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的女性导演,如何不超出既有的电影系统,又能坚持表达女性真实的生存体验?
成为导演之前
POST WAVE FILM
葛韦格的电影经验与两个名字密不可分,一个是乔·斯万博格(美剧《随性》),一个是诺亚·鲍姆巴赫(《婚姻故事》)。
斯万博格对葛韦格的电影生涯,有着奠基作用,也就是不少人在讨论的「呢喃核运动」。
乔·斯万博格
该运动兴起于2002年,倡导用自然主义的手法,通过非戏剧性情节和演员的即兴表演,来展现青年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状态。
作为「呢喃核」的缪斯,葛韦格不但多次出演,还尝试与斯万博格联合导演。
在这批她深度参与的影片中,主角都处于“不知道如何开启未来”的状态,她们常常侃侃而谈,但面对真实人生却又不知道如何是好。
代表作品就是2007年的《爱的阶梯》。
《爱的阶梯》海报
这一特点影响了她独立担任导演后的创作。
比如,《伯德小姐》中面对成长之门,感到犹豫和困窘的克里斯汀,正是这类人物的延伸。
在与编剧、导演诺亚·鲍姆巴赫相爱之后,葛韦格进入了新的创作阶段,编剧并主演了《弗兰西斯·哈》和《美国情人》。
诺亚·鲍姆巴赫
鲍姆巴赫启发了葛韦格,让她把神经喜剧的元素,注入到真实的生活空间里。
在这两部电影里,主角们有了更为丰富的人生体验,葛韦格用接踵而至的困窘,去呈现角色们走向“成熟”之前的混乱状态。
格蕾塔·葛韦格(左)与诺亚·鲍姆巴赫(中)
在这两部影片的创作期间,葛韦格开始意识到「呢喃核」的方法对于电影创作的种种局限,于是她从法国新浪潮里汲取养分,更新了自己的风格。
这也正是为何,当《弗兰西斯·哈》里的弗兰西斯在街头飞奔时,似乎瞬间能将我们拉回新浪潮电影里那些浪漫的失序、轻巧的反叛一刻。
《弗朗西斯·哈》剧照
也正是从这两部电影为起点,葛韦格开始逐渐步入好莱坞和奥斯卡的舞台中心。
在之后的个人导演作品中,维持着好莱坞电影古老的“秩序”,又保留着独立电影人时期的表达冲动。
伯德小姐
POST WAVE FILM
《伯德小姐》作为葛韦格独自执导的第一部长片。
一定意义上,这是她早年电影创作经验的复写,也是此后作品中精神内核的奠基。
作为葛韦格导演生涯的分水岭,这部电影承接了「呢喃核」对美国青年的精神危机的书写,又延伸了《弗兰西斯·哈》里“神经质又犬儒主义”的女性形象,并加入了葛韦格身为女性导演看待世界的视角。
某种程度上,作为一部讲述少女即将迈入成人社会之前的成长故事,《伯德小姐》属于好莱坞电影中老生常谈的类型。
但是葛韦格并非遵照青春题材电影聚焦于“成长完成”的惯例,转而把叙事的重心放在伯德小姐在琐碎的生活中感知到的生命状态。
同样,电影的结局也并非以“和解”、“成熟”作为角色的青春终点,而是用一张妆花掉了的脸告诉我们:她的这段长大之路还未走完。
这种不执着于讲述“成长的完成”,而注重呈现“成长的流动”的叙述角度也延伸到了 《小妇人》之中。
葛韦格对原作作出了大刀阔斧的改动,将两组相隔七年的人生历程切分成两条叙事线交缠在一起,由此强调人物在不同阶段里感知上的相似或差异。
葛韦格处理成长议题的独特角度无疑为好莱坞带去了新的视野。
长久以来,“成长的完成”、“成熟的大人”作为成长题材电影的固定模式,很大程度上是关于男孩转变为男人的叙事。
正如学者王昕所说,是“关于男性的父权叙事,被纳入父之法、拥有父之名。”
“女性的成人则往往意味着自我抹除。用《小妇人》中出版商的说法,女性长大的结局是结婚或死去。”
作为一名女性,葛韦格对女性成长议题的关注贯穿在所有由她主导的影片中。
再看《芭比》,虽然主角从现实的女性变为“女性形象玩偶”,真实世界里的纽约、萨克拉门转换成了虚构的芭比乐园。
但归根结底,它仍旧是一个讲述女性自我寻找的成长故事。
尽管,父权制是这部电影抨击、对抗的对象,但情节的走向仍然以“新生命的开启”为落点。
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判断:葛韦格作为一名具有性别意识的电影导演,她抵达女性电影的路径,是女性的成长。
《芭比》及以后
POST WAVE FILM
超大IP的执导权和约1.45亿美元的投资,几乎是身为女性导演想都不敢想的巨型资源。
而在独立执导了两部电影之后,葛韦格便获得了这个机会。
可以说,她的确已经成为好莱坞青睐的宠儿,实现了从独立导演到大片导演的转化。
美泰出产的芭比娃娃自1959 上市以来,一直都是全世界最畅销的玩具之一。
但是芭比呈现的“完美女性”的典范,长久以来受到了不少女性主义者的抨击。
因此,既要获得美泰和片商的支持,又要符合新时代对女性主义的阐释。
《芭比》的难度可想而知。
对于“芭比”本身的争议,葛韦格十分聪明地将它内化进电影本身,从一开始,她就把这部电影设定为“芭比的故事,就是关于芭比的争论。”
尽管《芭比》的形式风格,与葛韦格从「呢喃核」那里吸收而来的“自然真实的叙事空间”完全迥异。
但其实内核却维持着她熟悉的领域——女性角色的成长历程。
所以,《芭比》或许就是塑料版的《小妇人》。
虽然它在成本、制作规模和潜在市场方面远超以往的所有作品,但对于葛韦格来说,不过是前两次导演经历的加强版。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葛韦格的确是“芭比IP”的合适人选。
因为作为长期专注于在创作中呈现女性处境、女性生活的女导演,她无疑可以做到“芭比”在新时代的电影市场里必要的女性主义意识。
但同时,她擅长的“成长叙事”,又可以避免商业电影难以容下的“尖锐”。
这种方式,对美泰而言是稳妥的;对观众而言,也是可以接受的。
通过《芭比》,葛韦格再一次证明她对好莱坞电影工业的掌控能力,想必之后还会源源不绝地获得更多、更大的掌镜机会。
根据《纽约客》的报导,Netflix计划重启《纳尼亚传奇》,该片将由葛韦格负责执导系列中的两部。
我们为她兴奋,为她欢呼。
但同时又会隐隐担忧。
依靠“成长叙事”支撑起的女性提议电影的创作路径,还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