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电视剧《冰雪尖刀连》央视开播, 主角伍万里成长线更饱满

《冰雪尖刀连》由兰晓龙编剧、高希希执导,和电影《长津湖》一样均改编自兰晓龙创作的长篇小说《冬与狮》,主要人物、故事设定也大体相同,也因此被称为“剧版《长津湖》”,开播前就备受期待。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扶持剧目《冰雪尖刀连》在央视一套开播。《冰雪尖刀连》由兰晓龙编剧、高希希执导,和电影《长津湖》一样均改编自兰晓龙创作的长篇小说《冬与狮》,主要人物、故事设定也大体相同,也因此被称为“剧版《长津湖》”,开播前就备受期待。

■ 主角伍万里成长线更饱满

长篇小说《冬与狮》创造性地以连队视角震撼讲述了抗美援朝作战期间“钢七连”战士爬冰卧雪、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故事。电视剧《冰雪尖刀连》开篇争议最大的就是对伍万里的人物塑造,剧中用了大篇幅来演绎伍万里闹戏班、斗河霸,很多观众对剧情把伍万里描写成一个小混混式的人物感到有点诧异。其实根据剧中对白,七连连长伍千里回到家乡时,他眼中的伍万里就是品行顽劣。

编剧兰晓龙创作过《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等优秀军旅剧和战争剧,他擅长在群像创作中突出人物的独特个性,尤其注重展现人物的成长,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孬兵”许三多在绝境中成长的故事。而《冬与狮》则是从伍万里的成长切入整个剧情,开场故事细致描摹他顽皮懵懂的人物性格和掷石神技,铺垫人物成长和未来意外化身迫击炮能手的技能。

跟着哥哥离家参军时,伍万里坦承自己心中想法:想让人都怕自己、都服自己、都让着自己,要什么就有什么。相处过程中,伍千里开始驯化伍万里骨子里的桀骜。《冰雪尖刀连》中最重要的人物光环,就是伍万里从一个由顽劣失教的孩子到唤醒家国责任感,最终成长为有担当的志愿军战士。

相比之下,电影《长津湖》由于篇幅有限,对原著中的故事有所取舍,人物无法展开。对于伍万里这个成长于水乡人家的主角,电影在开场6分钟伍千里回乡省亲的戏份中一带而过,人物打水漂的绝技也只通过一个镜头来交代,由于片中的人物刻画并不饱满,导致很多观众对人物性格有些模糊。

电视剧前3集中,伍千里、伍万里、梅生、雷公、布认命、余从戎、平河等七连人物依次登场。观众看到了一个个“回家的人”:伍千里捧着骨灰罐回乡祭忠骨,年迈爹娘按照疍民习俗把哥哥百里骨灰撒在湖中;本来不属于这场战争的七连指导员梅生挣扎之下决定趁夜归队,妻子让他带上女儿画的“全家福”,再次念起那首《我侬词》;七连一排排长布认命与宁宁约定“明天就来提亲”,却赶上了部队开拔……远方的父母、家乡的妻女、刚萌芽的爱情、身边兄弟般的战友,《冰雪尖刀连》开局故事家国交融以情动人,从普通人的情感出发,在烟火人间中塑造七连群像,而刚刚赢得和平安定的山河家园与战士们即将赶赴的极寒之地形成了强烈反差。

■ 24集里有约18集的战争场面

《冰雪尖刀连》拍摄最大的突破还在于战争戏,24集的时长里有约18集左右的战争场面。为了最真切地还原故事背景,数百名置景工作人员耗费数月完成了吉林白山场景的搭建,剧组800多人走入冰天雪地,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极端恶劣环境下,完成了双组近90天的实景拍摄。

这也是国内首部在东北冰天雪地的低温环境下全实景拍摄的战争剧。2022年底,《冰雪尖刀连》在白山市开机。东北的冬天白天极短,早上八九点钟之后才有合适的天光,下午三四点则不能拍摄。为了赶拍摄进度,剧组每天都要跟时间赛跑,每天从酒店到片场往返都要花4个多小时。剧组在开机前对全体演员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军训,而水坝桥、桥头镇、半山宅等剧中的主要场景,则动用了置景团队300多人,力求在真实氛围中让演员去贴近70多年前他们同龄人的热血青春。

剧中饰演伍万里的演员王子奇透露,剧组出发去白山时他还没想到会这么冷,只穿了一条裤子,到了白山后赶紧又买了4条。导演高希希也感叹:“这是我迄今为止拍的最艰难的一部戏。”

《冬与狮》的小说名字意思就是“狮子是不属于冬天的,但冬天的狮子依然是狮子”。在兰晓龙看来,七连的这群战士靠着三八大盖抗击着美军的飞机坦克,以薄薄的棉服对抗着零下40℃的严寒,他们就是以肉身守护国门的狮子。从《士兵突击》到《冰雪尖刀连》,兰晓龙塑造的“钢七连宇宙”始终传递着同一种精神。原著小说里,伍千里就曾对弟弟诠释过传承的意义,“我们上一个百年没有做好的事,我们下一个百年必须做好的事。大哥没做完的事,我在做的事,你在做的事。”正如主人公三兄弟的名字“百里”、“千里”、“万里”那样,千里扛起了百里的责任,而万里则要去延续千里的使命。

如今,将这批“狮子”的故事从普通人讲起,以写实的拍摄方式重现战争的残酷,也正是回顾烈士精神、重塑英雄荣光的一种努力。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