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流浪地球3》官宣定档2027年大年初一,还有这些硬核科幻片值得期待

《流浪地球3》官宣定档2027年大年初一,系列原班人马将重聚“小破球”。《流浪地球2》和《宇宙探索编辑部》在中国电影金鸡奖上也斩获奖项。

中国科幻电影的星火,持续点亮。

日前,《流浪地球3》官宣定档2027年大年初一,系列原班人马将重聚“小破球”。《流浪地球2》和《宇宙探索编辑部》在中国电影金鸡奖上也斩获奖项。

从2019年《流浪地球》横空出世,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以来,这四年国内对科幻片的关注和投入力度越来越大,科幻小说版权影视化签约不断,新片开发数量涌现。

尤其在今年,出现了很多科幻类活动,比如中国首次举办世界科幻大会,上影节专门设立科幻电影周系列活动,金鸡创投首次设立科幻片单元......

在等待《流浪地球3》三年后到来的同时,我们对中国科幻电影还可以期待什么,展望些什么呢?

还有哪些科幻新片值得期待?

除了《流浪地球》系列,刘慈欣的小说《三体》和《超新星纪元》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有了最新动态,宣布将改编成电影版。

三体宇宙首席执行官赵骥龙透露,《三体》已经进行很长时间的剧本开发和打磨,接下来将进入筹备和加速制作阶段,计划打造约五部电影。

由张番番改编拍摄的电影《三体》始终未见下文,基本告终。《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深海》导演田晓鹏曾在2020年曝光将执导真人院线电影《三体》,目前应该还处于前期策划阶段。

从三体到超新星,刘慈欣宇宙的另一块版图也拼装了。《超新星纪元》是刘慈欣的首部科幻小说,被誉为中国长篇科幻小说的零坐标,电影版正在开发制作中,《沙丘》助理制片人许智豪将担任本片制片人,他表示剧本里的原著部分占比会比较大。

除此,《球状闪电》《全频带阻塞干扰》《微纪元》《带上她的眼睛》《赡养上帝》等多部刘慈欣作品都有电影化的备案立项,但都无公开进一步制作进展。

其中,《球状闪电》剧版已经在制作中,由陈思诚监制,《误杀2》《三大队》导演戴墨执导,电影版在三年前宣布与壹同传奇影视签约合作,应该也会由陈思诚团队打造。

宁浩监制、韩杰导演的《赡养上帝》在2021年官宣处于剧本创作阶段,同期出现在坏猴子影业片单的还有杨宇飞执导的《疯狂的外星人2》,将续写“疯狂系列”故事,前作《疯狂的外星人》也是改编自刘慈欣的短篇小说《乡村教师》。

以上项目迄今都没有一部宣布开拍,下一次观众在大银幕上看到的刘慈欣小说改编电影会是什么,还说不准。

阿里影业在今年金鸡电影市场上公布科幻冒险大片《群星闪耀时》,剧情很神秘,从概念短片来看,将会植入古代珠算元素。

章笛沙导演透露故事会与“和旋律相关的短波信号”有关,将中国几代人的命运紧紧凝结在一起。影片涉及航天、天文、数学、天体物理、暗物质研究等专业科学领域知识,已完成13分钟的先导测试片。

陆川执导、王俊凯、苗苗、郑恺等主演的科幻冒险片《749局》还在后期制作中,陆川表示该片有1700多个特效镜头,他希望每一个镜头都能做到国际一线水平,不会有技术上的瑕疵。

《明日战记》后,古天乐的下一部科幻片是《天梯》,他透露将是一个全新的宇宙航天故事,比《明日战记》复杂十倍,还将搭建一个360度大型LED摄影棚进行拍摄。

《独行月球》的成功,让观众看到本土喜剧与科幻相结合产生的更多可能性。科幻喜剧新片接下来可以关注《火星别动队》和《太空春运》。

《火星别动队》由张猛执导,讲述村长带领村中骨干前往火星,开启营救乡亲的冒险故事。《太空春运》由北京精彩打造,将用东方科幻来描绘中式亲情,和《雄狮少年2》等组成旗下“中国少年宇宙”。

科幻爱情片《我看见两朵一样的云》已曝光先导预告,进入后制阶段,由严艺之导演,王源、文淇主演,故事内容涉及未来虚拟世界。

正在筹备的毕赣新片《狂野时代》也已经官宣由易烊千玺、舒淇主演,故事将讲述一个女人在时空漫游中,制造一个仿生人,体会到人类之爱的本质。本片会把科幻和超现实、侦探等多种元素相融合。

科幻家庭儿童片《莫莉的冒险》由张荣吉导演,陈思诺、蒋勤勤、王千源等主演,该片开发制作历经4年,还专门定制了可参与实拍的机器人阿鲁,计划年内上映。

为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支点招

重工业硬核科幻片在制作上耗费的时间、精力以及投入的成本都比常规电影要大很多,市场回收的风险也很高。虽然现在新项目络绎不绝,开发进度都很慢,完片、上片率很低。

《流浪地球》和《独行月球》是少有的成功正面案例,失败的《三体》、折戟的《上海堡垒》和《长空之王》导演刘晓世投入6、7年却无果的《时间之外》都证明了国产科幻大片的艰难。

在今年金鸡创投的科幻片单元中,李霄峰导演带来他的科幻项目《星际信使》,改编自韩松小说《冷战与信使》。该片的世界观和场景设定非常宏大,预计要投入2、3亿的成本规模。

评审王红卫、郭帆、张小北纷纷建议压缩这方面的视角和视觉奇观的费用,把重点放在故事的核心表达上,他们就担心科幻片拍得过大,成本收不回来的问题。王红卫和郭帆扶持的《宇宙探索编辑部》另辟蹊径,就走出了国产科幻的不同风格和路线,用中低成本撬动了超出预期的关注度。

在金鸡科幻电影论坛上,郭帆表示,电影持续受到其他媒体的冲击,必须与时俱进,科幻电影同样要去开拓空间,“去做没有见过的东西。”

王红卫曾指出,科幻要融合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电影类型,才能给导演更大的发挥空间,给观众更多意外惊喜,这也有助于对科幻电影有兴趣的年轻导演,在科幻电影的创作中发展、升级。

在论坛上,他还提出两个关于科幻片未来发展的观点,一是创作者要把科幻片当作真正催生新类型、新技术的方向去做,“不要只把某一些科幻巨著当作IP去运营”;二是提倡电影与文学联姻,鼓励青年创作者改编科幻文学作品,打通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的关系,走务实的改编道路。

科幻电影人才是科幻电影前进的源泉和动力。郭帆已经带头主办免费的科幻电影训练营,“小苔藓工程第一期:编剧方向”已面向全球招生。据了解,之后还会组织针对技术方面的培训。

为科幻电影的青年创作者提供试错、实践的平台和机会也至关重要,短片或许是比较好练手的方式。

郭帆监制的“流浪地球短片集”已经发起,召集14位导演基于《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和世界观,讲述14个独立故事,探索未来世界的更多可能。宁浩打造的《大世界扭蛋机》系列以及现实主义科幻剧《明日生存指南》,都汇聚了一批科幻新兴力量,尝试探索新题材和新方向。

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郭帆谈到他近年来接触到很多年轻创作者的科幻项目,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是过于关注科幻片在科技属性中的“高概念”——“我们不要忘掉科幻电影的本质是电影,而电影的核心是情感。如果高概念、高技术和情感没有关系的话,它就变成了科普,如何把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非常重要。”

韩松曾开过一句玩笑话:“中国科幻电影不行,不是中国科幻不行,是中国电影不行”。中国科幻文学已经闪耀全世界,科幻电影人也不能落后,大家共同努力,迎头赶上吧。

关键词: 科幻片 地球 流浪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