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大国保险》护航国家战略稳步实施,保障经济稳定发展

由央视网财经出品的《大国保险》服务国家战略篇,聚焦以中国人寿为代表的保险企业,展现其服务国家战略的“头雁之姿”。

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等要求。作为我国金融领域最高规格的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保险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并擘画了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新蓝图。

近年来,中国保险业始终坚守保障本源,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用现代化保险体系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担负起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的使命。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22中国保险业社会责任报告》,截至2022年,全国共有保险法人机构237家,资产总额27.15万亿元,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70万亿元,同比增长4.58%;保险业赔款和给付支出1.55万亿元。

由央视网财经出品的《大国保险》服务国家战略篇,聚焦以中国人寿为代表的保险企业,展现其服务国家战略的“头雁之姿”。在国内人身保险业拓荒的年代,中国人寿始终扮演着领头羊、压舱石的角色,促进社会健康繁荣,成为中国保险业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样本。随着保险业踏上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这家头部险企仍在奋笔书写践行国家战略的“示范答卷”。

中国大地上寿险的拓荒者

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保险公司,在过去的70多年里,中国人寿经历了诸多“里程碑”。最浓墨重彩的,当属20多年前的成功上市。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保险业成为中国服务贸易领域最早开放的行业之一。不久,国际保险巨头快速涌入中国这一巨大的市场。彼时,不少市场人士担忧:中国保险业仅以“小舢板”的体量,无法抵挡经验丰富、普遍拥有上百年历史的国际保险“巨轮”。

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国内保险行业必须通过企业的自我变革来实现蝶变升华。中国人寿选择了通过股份制改造、引进现代管理制度叩关资本市场,以此壮大资本实力、提高经营质效。

2003年12月,中国人寿成功在境外上市,创造了当年全球最大IPO等多项纪录;5年后,中国人寿回归A股,成为首家同时在上交所、港交所等三地上市的金融保险企业。上市20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人寿在体制机制、人才建设、企业文化等战略层面持续发力,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保险公司,在内地保险业中率先入围全球500强,成就了中国寿险业由弱到强的成长传奇。

薪火相传,一代代保险人坚守初心,共同书写“大国保险”这一奋斗壮歌。截至2022年,中国人寿集团资产规模已经突破6万亿元,营业收入站稳万亿平台,利润水平创下历史新高,旗下寿险公司市值稳居全球上市寿险公司前列。

中国人寿的疾步前行,亦是我国保险业跨越式发展的缩影。

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背后,是保险人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立场,心怀“国之大者”,在高站位服务国家大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人寿秉持“成己为人 成人达己”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在服务国家战略、稳固行业基盘、护航民生工程等方面充分体现龙头企业的使命价值。

海拔5千米藏北高原的守护者

罗布顿珠,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拉萨市分公司员工,同时也是西藏那曲市聂荣县聂荣镇嘎青村驻村干部。地处平均海拔4780米的西藏羌塘草原北部,嘎青村环境极为严酷,但罗布顿珠仍然在此坚守了7年,与队员们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不断改善着村民们的生活。

藏北高原的风,默默见证着嘎青村的巨变:村里通了水电,覆盖了手机信号,有了空调、电暖,通往县城的路也平整了……不仅如此,牧民经济合作社、采沙场、摩托车修理厂、散装汽油销售点、利民超市、便民茶馆等相继建成。

国寿人守护的意义何在?罗布顿珠早已找到答案:让雪域高原上的人们贫有所济、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灾有所救。

视线投至崇左市天等县,广西西南部的秀美之地。疫情期间,由于物流停运,商品库存积压严重,不少当地商户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女企业家农瑞玲正是其中之一。

为保障商户利益,促使市场经济平稳运行,国寿推出低利率且不需要任何抵押担保的“扶贫贷”,帮扶广大商户渡过难关。50万元的低利率“天等扶贫车间贷”迅速到账,让农瑞玲的企业得以继续运转,通过借助己身综合金融优势,中国人寿使个人与企业都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促进社会整体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10月31日,“中国人寿乡村振兴十年巡礼暨天使工程项目捐赠仪式直播活动”在天等县举行。在与天等县“结缘”的十年中,中国人寿共派驻5名总部干部、5名基层干部扎根天等,累计投入帮扶资金9100余万元。同时,中国人寿于2013至2022年累计为天等县各类“三农”风险提供22.47亿风险保障,合计赔付超3000万元,6654户次农户受益。

在产业振兴上,中国人寿扶持创办了7家天等县地方企业,因地制宜投产建设135个帮扶项目。凭借“扶贫+公益+品牌+组织”的协同策略,中国人寿为天等县加快建成“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教育兴、旅游旺”的现代化山区强县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保险业自觉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与助力者。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保险业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蓝皮书(2023)》显示,2022年,服务农业生产方面的保险产品进一步扩充到11791个,提供3.13万亿元各类风险保障,合计赔付842.29亿元;截至2022年底,保险业已建立三农营销服务部9646个,三农保险服务站50642个,三农保险服务点363485个……

一组组数据折射出保险业持续加大助力乡村振兴的力度与准度,通过农业保险的扩面、增品、提标,保险业的托底保障功能彰显无遗。

目前,保险业正继续发挥“保险+期货”“保险+信贷”“保险+碳汇”等多主体协同模式作用,以创新为钥、以服务为基,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贡献保险智慧、保险方案和保险力量,与老百姓一起绘就更加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画卷。

健康养老赛道的答卷人

50岁的邓先生是一名在珠海务工的货车司机,去年,他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做了一场复杂的人工心脏安装手术。这场大型手术医疗费用高达117.3万元,天价医疗费用对于普通家庭无异于一记重击。幸运的是,邓先生来到珠海就投保了一份附加补充医疗保险“大爱无疆”,高达百万元的医疗费用,邓先生只承担了9万元,个人支付比例不足8%。

解决邓先生燃眉之急的,正是我国构建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商业保险。

2012年,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提出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中国人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全国承办200多个大病保险项目,覆盖近3.5亿人,以广覆盖、多元化的保险品种,满足民众的不同需求。仅2022年,公司健康险业务赔付支出达568.03亿元。

保险,源于保障,但又不止于保障。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我国保险业深耕涵盖大养老与大健康的“保险+”现代客户服务体系,将“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作为发展重点,为客户提供以保险服务为核心的多元化、专业化、精细化医疗、健康、养老综合解决方案。

医康养产业“蓝海”激荡,中国人寿正以昂扬之势,勇立新潮头。今年年初,中国人寿首次提出“一主多辅”的养老发展模式,即以“城心”机构养老为主,“城郊”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共同推进的“保险+养老”发展模式。

10月31日,在中国人寿2023年开放日上,面对慕名而来的一众机构投资者,中国人寿透露:自养老生态战略明确后,今年公司养老项目推进速度加快,已经启动布局的养老项目达到14个、覆盖13个城市。未来,中国人寿将按照“小步快走、稳步推进”的原则,扩大养老项目布局,在全国更多城市形成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回首望,作为规模大、周期长、稳定的可投资资金,保险资金具备服务国家战略的天然优势。医康养生态建设则有周期长、投资大、经营复杂等特点,入局者需有“算大账、算长远账”的战略定力和历史远见。

保险资金与医康养产业“双向奔赴”的背后,既有知难而上的开拓进取,也有静水深流的长远构建。中国人寿以全局化、长期性、市场化的思维谋划,以多层次、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视野布局,积极服务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战略,让民生的答卷更有温度、民生的幸福更有质感。

行程万里,初心不忘;大道如砥,行者无疆。保障经济稳定发展,护航国家战略稳步实施,是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也是保险与生俱来的责任。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已经“描摹”高质量金融服务路线图。在新的赶考路上,中国人寿等各大保险企业将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为指引,更加积极主动将自身发展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以服务“国之大者”为已任,牢记保险服务实体、支持国家战略的初心,积极推动中国式保险业现代化,为实现共同富裕保驾护航,为中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