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平的《涉过愤怒的海》,大家都看了吗?
从表面来看,这部作品疯狂、血腥、残酷;故事层面,情节兜兜转转,老金那把刀刃最终指向了自身。
影片的命题,从复仇转向了对原生家庭的探讨。
也因此,有不少网友将《涉过愤怒的海》视作“《烈日灼心》版《狗十三》”。
不过,如果严格比较,在叙事与风格上,《狗十三》要更胜一筹。
今年是《狗十三》首映十周年,以此为契机,时光君想重温一下这部佳作。
《狗十三》
导演曹保平的作品,似乎都命运多舛。
《涉过愤怒的海》被积压了四年;《狗十三》则是“被禁”了五年,影片曾于2013年10月11日在华语青年影像论坛首映,后来还拿下了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2014)的最佳影片大奖,但直到2018年才正式公映。
不过,即便过去了五年,它依旧是及时的、犀利的。
因为这部影片戳破了原生家庭表面和谐下的暗涌、伤痕和软性暴力。
我们都是这么长大的
《狗十三》的主线非常清晰,影片完整地呈现了13岁少女李玩(张雪迎 饰)被驯化的全过程。
故事开篇,李玩在犹豫要不要选物理小组,她和大部分少年一样,纠结,迷茫,不知所措。
但,在老师的劝诫下,父亲很轻松地就帮她做了决定。
原因非常简单,放弃物理小组,进入英语小组,女儿能快速提升总成绩和在学校的名次。
父亲的做法非常务实,但却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并枉顾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在他们的眼里,孩子总会任性,但哄哄也就好了。
李玩的父母离异,后妈又生了一个男娃。
奶奶父亲怕李玩接受不了,商量之下,决定先瞒着她,这又抹杀了孩子的知情权。
而李玩得到的慰藉,是一条狗狗。
她给狗狗取名“爱因斯坦”,将其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陪伴。
然而,爷爷在买菜时,不小心丢了狗狗。李玩像疯了似地寻找。
后妈出了个主意,买了一只和爱因斯坦品种、毛发都差不多的狗狗,企图蒙混过关。
其底层逻辑依然是,娃只要哄哄就会好的。
李玩仍在反抗,试图找到真的爱因斯坦。
为此,爷爷去外面寻狗,伤了腿;奶奶也去外面找,迷了路。而李玩为了麻痹自我,借酒浇愁。
事情演变成这个样子,激起了父亲的愤怒,他用暴力制服了女儿。
也是从这里开始,李玩不得不妥协。
有句台词非常关键:“全家人为了一个狗,帮你寻!”
父亲是惩罚逻辑是,狗狗丢了只是小事,家庭遭受波折才是大事,为了貌似更加宏大的群体(概念)就可以牺牲微小的个体(个性)。
而大于个体的,除了家庭,还有所谓的人情世故。
李玩在无奈之下接受了假的爱因斯坦,也在相处过程中跟狗狗培养出了感情。
可因为弟弟的任性,导致狗狗被父亲送到了狗肉餐厅。
最让人不寒而栗的是,故事临近结尾,身在饭局上的李玩,为了照顾大人们的面子,一个爱狗如命的女孩,在众目睽睽下被迫吃下了狗肉,满腹憋屈和恐惧。
这场戏十分出色,将日常场景拍得惊心动魄。
此时的李玩,已经顺从了。用大人们的话说就是:“娃长大了,懂事了。”
而以上这个过程,何尝不是我们成长的缩影。
消失的爱因斯坦
影片的英文名为“Einstein & Einstein”。
“爱因斯坦”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层意义是个性。
在片中,李玩非常擅长物理,稍弱的科目是英语。
但为了总成绩,父亲强势地帮她做了选择。
她给狗狗起名为“爱因斯坦”,算是潜意识里的自我补偿。
爱因斯坦丢了,就有了“丧失个性”的内涵。
为了表明这层含义,影片特意设置了两场戏。
比如父亲为了应付饭局,一再延期,李玩最终还是没有去成天文馆。
再比如,李玩虽然进了英语小组。
可她在学业上取得成绩的依旧是物理,在英文演讲时她选择的话题是平行宇宙,依旧关于物理。
而因为她不擅长英语,还是把演讲给搞砸了。
第二层意义是自我。
爱因斯坦走丢了,李玩曾疯狂寻找;假的爱因斯坦被送进狗肉餐厅,她更是歇斯底里。
然而,在一重重压力之下,她的个性产生了异化。
片中有场戏写得非常好。李玩跟堂姐在街上闲逛,无意间碰到了丢失了的爱因斯坦。堂姐还在据理力争,但李玩只是站在一旁,满脸冷漠。
堂姐问起来,李玩的反应让人心疼:“我刚才好怕它认出我扑过来,幸好没有。”
李玩终于失去了自我,变得温顺而麻木。
曹保平通过这对父女关系,深刻探讨了“威权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同时,这组人物关系也是某段时代的隐喻。
从父亲无意识间唱的歌曲就能看得出来,不再延伸。
此外,李玩痛苦之源,还有“重男轻女”观念。
就像她的名字,是随便起的,像个玩笑。
而给男娃起名,就要慎之又慎。
在家里,男娃是全家人的中心,他不论有什么任性之举,都能被容忍被原谅。
而代价是,当他被放在家庭之外后,他连基本的站立都是问题。
《狗十三》以非常充分的篇幅揭示了原生家庭中扭曲的观念、被视而不见的暴力,以及无形的伤害。
其高明之处还在于,影片中的父亲、爷爷、奶奶、后妈,都不是脸谱化的反面角色。
爷爷会记得孙女喜欢吃螃蟹,奶奶会为孙女操心费力,父亲虽然有些喜怒无常但至少会耐心道歉,他们对李玩自然是有爱和关切的。
反而是这样的人设,才让故事形成了更为现实和无解的困境:成长伤痕累累,无人可以免除。
作为“中间派”的作者
曹保平拍片不多,但部部都在水准之上,比如《光荣的愤怒》《李米的猜想》《狗十三》《烈日灼心》《追凶者也》等。
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些作品往往都处于艺术片与类型片之间,他所追求的是以类型片的壳,去抵达艺术表达的核。
从这个角度看,他较为纯粹的作品是《狗十三》(艺术片)和《追凶者也》(类型片)。
至于其他电影,往往在两种类型之间调配着比例。
典型如《烈日灼心》,从外观上看它是一部警匪片,但它的主体内容是三个法外之徒内心的罪与罚。
《涉过愤怒的海》也是如此,影片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去呈现老金在追凶之旅上的疯狂和愤怒。
为了突出老金的这种情绪,导演设置了诸如在地下室点火摇曳衣服以触发警报的段落;抑或是将城市当海洋来拍,打造了天降鱼群的恐怖场景。
但也有观众认为,这些段落看起来更流于奇观化,它跟故事和主题(原生家庭、父女关系)的联系并没有那么紧密。
如果说作用,以上戏码都是障眼法,在结尾“反转”时,影片狠厉地拆穿了父之假面。
但其实,起到类似的效果的戏份有不少。
比如老金看到女儿尸体会吐,内心喊着“你得疼啊”;再比如,他为了复仇,将女儿被性侵的视频拿给他人看,甚至可以为了追凶,缺席女儿的葬礼……
这种“父爱是一场大型Cosplay”的表意足以显露。
曹保平如此处理,或许还是想打造出国产犯罪片不曾有过的爆裂而宏大的动作场面。
再加上影片还有对阶层差异、日式环境、二次元群体等元素的融合,这也会导致,看《涉过愤怒的海》时,有些观众可能会产生“风格不统一”或“拧巴”的观感。
可以对比《狗十三》。
影片全程都在处理父女关系,铺垫更加完整。
为了凸显这种扭曲之爱中的某种爱意,曹保平还为片中的父亲角色加了三场哭戏。
第一场戏是因为自己动手打了女儿,他心生愧疚,演员果靖霖的表演非常丰富,呈现出了父亲“例行公事”的流程感。
第二场戏是父亲将假的爱因斯坦拿到狗肉店再也找不回,他的愧疚感和无力感更加真切。
第三场戏是李玩问及父母是如何相识的,父亲没有多言语就崩溃大哭。
此刻,父亲的情绪五味杂陈,难以用言语形容。
但其作用之一是,如今人到中年的父亲,或许就是李玩的未来。而成长本身,就是一桩血淋淋的事情。
从父女关系的角度看,《狗十三》显然更为详尽,《涉过愤怒的海》则处理得相对简单。
曹保平导演自然也知道其中的道理。
他迷恋叙事,想做好看的剧情片,又不甘心让作品成为四平八稳的行货,于是一直在类型片与自我表达之间寻求着某种平衡。
他也更加明白,这样创作必然是不讨好的,既难以获得大奖的青睐,又难以保证可观的票房。
可他还是如此执拗地坚持着,渴望拍摄出剑走偏锋的不一样的作品。
而现在,《涉过愤怒的海》已经结出硕果,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这位“中间派”的努力与坚持,值得钦佩。他以后的作品,也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