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热辣滚烫》:直拳,勾拳,前进,不幸福也无所谓

《热辣滚烫》相比《百元之恋》最成功的改编,是立意上的改变。在笔者看来,《热辣滚烫》在立意上,更接近《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203

上映5天,《热辣滚烫》票房已经破16亿元。自《你好,李焕英》后,很多人预言贾玲作为导演将是昙花一现。毫无疑问,她已经做出了漂亮反击。

围绕这部电影和导演贾玲所展开的种种褒扬和批评,支持和质疑,甚嚣尘上,也进一步助推观众走进影院贡献票房,从商业逻辑来说,有争议的热度,好过没水花的口碑。因此,舆论场上的声量再大,都是针对电影作品的自由讨论,唯独看到某条“四百斤的肥猪”的评论时,我那“四百米的大刀”确实是压不住了,对作品的好恶可以主观,但对他人(尤其是跟你无冤无仇的陌生人)要有基本的尊重。

从《热辣滚烫》本身来讲,它缺点明显,相比原作《百元之恋》,其剧本的深度和细腻度有所下降,比如原作中除安藤樱扮演的女主角外,对一众“怪人”配角的塑造很见用心和功力,尤其是一直偷便利店过期食品的老婆婆,最后抢劫便利店的动作,堪称这一人物塑造上的神来一笔。而男友这一角色,女主角为何喜欢他,他为何和女主角在一起,又为何离开,这组人物的心理动机的每一次变化都真实可信。

但在《热辣滚烫》中,配角人物们的塑造上,包括男主角雷佳音,有些粗糙,这就导致配角们对女主角所能产生的戏剧推动作用是模糊可疑的。

举个例子,《百元之恋》中,同样是一场女主角和妹妹大战、妈妈劝和的戏,原作的戏剧重点,是一直隐忍宽容的妈妈的崩溃,女主角无法面对这一刻的羞愧,她深刻地明白自己对家人造成了负担,因此,这是她离家独自生活的重要契机。但是,《热辣滚烫》将这场戏的戏剧重点放在了喜剧效果上,配角人物的刻画是缺失的,导致乐莹宅居十年后的突然离家有些突兀,即使有转移房产的事儿在眼前,对于观众来说,其情感说服力也是不足的。

另外,安藤樱学拳击的过程,在原作中展现要比《热辣滚烫》充分得多,其中两个情节——学拳击前,女主角被同事一拳打倒,被强奸毫无还手之力;学拳击后,女主角把讨厌的店长揍得倒地。这两个情节,直截了当地表现了拳击给女主角带来的改变:勇气、力量,面对羞辱伤害还击的能力。

《热辣滚烫》目前面对的一个质疑是“我花钱买票是来看减肥的吗”。出现这个质疑,从剧本上来说,问题应该是出在:没有足够直观地建立起“打拳减肥”与“改变生活”之间的戏剧逻辑,如果用最所见即所得的戏剧场景去建立起这一逻辑,就不会出现这一质疑。(但贾玲用了更内化的方式去建立这一戏剧逻辑,咱们放在后面讲。)

作为商业片,《热辣滚烫》的叙事节奏和故事结构也存在问题,比如主人公乐莹几次个人选择的转变都稍显突兀,前半程故事缺乏明确的戏剧目的,导致人物动机和动作都较为模糊,后半程对于打拳减肥过程的展现仅用了一组蒙太奇展现,这又让观众更难代入这一过程,导致这部电影的前后段,人物的动作和目的是统一度不够的。说得简单点,故事散。

如果我们用好莱坞的商业片故事模型来做《热辣滚烫》,可以给个示例:胖墩loser乐莹在结婚当天,遭受未婚夫的背叛,背上沉重债务,得到一个靠一年减重100斤来挑战电视节目100万元奖金的翻身机会。为了还清债务,重启人生,乐莹开始了这场逆袭,在减肥的这一年里,她遭遇减肥药集资诈骗、健身房爆雷跑路、电视节目资方撤资等一系列啼笑皆非和艰难困苦,但她克服一切,靠拳击成功减重100斤,并在一场拳王大赛中,逆转爆冷夺冠,拿到百万奖金,并收获了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的拳击教练暖男大帅哥的爱情。

这个故事起码做到了商业片的基本要求:前10分钟给出人物困境,再10分钟建立人物目标,随后用一系列危机来阻碍主人公实现目标,最后在低谷之中,主人公触底反弹,绝处逢生,故事大反转得到最后的胜利,发家致富并抱得美人归。故事土吗?土。无聊吗?无聊。但它好做吗?真的好做。再加上贾玲的喜剧创作经验和能力,这样的故事有希望爆吗?有。

但贾玲选了更难的路。不装了,摊牌了(沈腾语气),从感情上说,我很喜欢《热辣滚烫》。

《热辣滚烫》相比《百元之恋》最成功的改编,是立意上的改变。在笔者看来,《热辣滚烫》在立意上,更接近《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如果你有两个苹果,一大一小,你会给你朋友哪个?”“以前我都给,现在看心情”,这一场乐莹和父亲的对话已经点出主题:是渴望被爱被认可却一再失望后,如何拼凑一地碎片的自己并习得自洽。

这一主题,被贾玲后置到了影片最后拳击台上的系列闪回中揭晓答案:前任和闺蜜的背叛、妹妹的争执、表妹的利用、男友的否认,每一次被辜负,乐莹都善意以报,然后再次被迎头痛击。她自己也清楚:“感觉自己对人挺好的,但总是被伤害”,那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重复这个过程?仅仅简单归结于“讨好型”人格?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松子用了一生、几近病态地寻求“被爱”和“被接纳”,她的痛苦,引发了许多观众共情。在我看来,执着于在人际关系中寻求被认可和被爱,底层原因是它对于弱者来说,相对可能发生。

学业上,工作上,即使付出百千倍努力,不见得能抵消命运的无常、时代的大潮,但来自某个个体的认同和接纳,只需要几句话,一个拥抱,就能温暖得仿佛春天。这种温暖就算虚假,但对于处在失败和自卑中的人来说,镇痛效果奇佳,易成瘾。

因此,乐莹一再释放善意,并因别人的偶发善举,做出巨大让步,除了她生性善良外,我觉得是对于被认可、被爱的渴求。而一切换来的是屡被打倒,她自杀未遂后,说着“好疼”嚎啕大哭,和“松子”的人物形象就有了某种重叠和映照。但《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讲述了悲惨,《热辣滚烫》则试图回答如何改变。

昨天我看到一个评价,说乐莹要改变自己,应该去做点更“实际”的事,比如赚钱,比如进修,甚至像妹妹说的那样:“赶紧找个好男人嫁了就算她赢一次”都更“实际”。这无疑是很踏实的建议,但我很能理解“减肥打拳”这一看上去不那么“切实际”的动作对于乐莹的必需性。

用现实逻辑来说,举个例,我有七年的运动习惯,最拼的时候一周六练,一天五餐鸡胸肉,硬拉巅峰也只有70公斤;贾玲仅一年时间,减肥100斤,增肌能做到硬拉120公斤,只有健身的人会懂其中让人想落泪的含金量,进而才能懂:电影里这个女孩能干成这事儿,能改变自己,咬牙养成这样的自律和坚强,她以后干啥不成?

乐莹为什么能做到如此呢?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解释,来自同样有减肥上百斤经历的半佛仙人:“让苍老,废物,一事无成,被所有人嫌弃的你,顶着自戕的压力,走上拳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恨啊,是恨啊,是永无休止的,彻头彻尾的恨啊。”

简直不能再同意了,人在彻底迷茫绝望时,满怀痛苦和恨意却不知向谁怒吼时,只能选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一件彻底将自己推翻重建的事,将恨意对准自己,拿自己开刀,对生活挥拳。然后在自我的修复中,漫长的蛰伏中,曲折的前进中,等待一个向命运还手的机会。

进入成年人的世界后,最早明白的一个道理就是,并非所有事情努力就有正反馈,工作不是,学习不是,感情不是,但是健身是。他人没有给乐莹被认可、被接纳的正反馈,但是减肥打拳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每一块肌肉,每一个高难度动作的完成,都是正反馈,这些正反馈全是她自己给自己的,她也在其中完成了对自我的接纳和认可,因此,在临上赛场的走廊上,镜中映出曾经的乐莹,曾经与当下的自己相视一笑,竖起大拇指。

我很喜欢《热辣滚烫》里,那场暴风雨后,乐莹自杀未遂后对着镜子的哭泣,“好疼啊”,让曾经同样带着恨意拼命努力的自己,想起出发时的某次痛彻心扉。所以她这场减肥历程,在我理解里,是一场含恨出击,如果没有爱,就大胆去恨,激烈的情绪催人上进,恨得科学恨得理性,你就能变强。当然,你不一定会变幸福。

上赛场前,孩子们在走廊上追逐,肥皂泡漫天飞舞,正如这场比赛,无论输赢,都是瞬间的泡影,无法改变真实生活,无法指向幸福的道路。但变得身强体壮 ,变得心无旁骛,起码让乐莹在遇见前任夫妇时,在看到表妹节目开播时,面无表情地跑过去,将伤痛和羞辱远远地甩在身后,不幸福也无所谓,无人理解也无所谓,直拳,勾拳,前进,前进!

关键词: 热辣 勾拳 不幸 福也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