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钰坤与周冬雨片场交流
(本文为忻钰坤导演的电影《热搜》的创作手记)在我的认知里,媒体人对一个社会的运转非常重要,作为社会舆论的组成部分,他们担负着监督的作用,他们每一次对事实的挖掘和对真相的揭露,都可能是一次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舆论成为弱者最后的武器。我们也的确看到过很多正面案例,例如2022年的“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正是经由网络舆论的发酵和监督,形成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最终促成主犯被绳之以法、获刑24年。很多调查记者深挖问题、寻找真相的过程,难度和惊险程度不亚于警察探案,但他们没有执法权,所面临的困境和危险非亲历不能想象,最吸引我的就是这其中牵扯出来的阻力与对抗,极具故事性。1998年《南方都市报》曝光“地沟油事件”,2011年洛阳电视台记者遇袭身亡,虽然后来证明与“地沟油事件”无关,但当时我正好在洛阳,我朋友的家人就在洛阳电视台工作,看到了新闻记者承受的压力,以及那种群情激愤的境况,感触颇深——调查记者完成一个选题,除了要有新闻素养与个人能力之外,还要有勇气以及对新闻理想的坚守。
我一度有刷热搜看社会新闻的习惯。《心迷宫》《暴裂无声》《热搜》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或者社会新闻改编,因为我想写的故事大多跟生活息息相关,这些事件里人物的状态、面临的处境、表达的情感都很普世,包括我之前特别想拍的一个科幻故事,里面主人公面对的困境也是很当下的,可能这是我慢慢形成的一种创作观。但看到某一事件或某一人物的第一时间并不想改编成电影,只是关注,属于一种好奇的探求心理,不属于创作思维。就像《暴裂无声》创作之初,也曾想过找一个具体的新闻事件改编,但发现这些新闻事件都“太表面”,不能承载想要传递的主题。进入创作思维的,可能是一个具体故事的雏形或是一个人物,具备讲一个故事的前提,通过以前积累的观察,对同类人物的了解,往里面添砖加瓦,完成一个创作的过程。我不是一个作者型导演,我更希望把所见、所闻、所想用适宜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不是挖掘自己的内心感受。这可能是通过《心迷宫》《暴裂无声》这两部作品后慢慢形成的。2013年的《心迷宫》虽然题材小众,却是一部面向观众的类型电影,当时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进入电影行业。《心迷宫》之后很多项目找到我,大都是一些商业类型、复杂叙事,但我更想拍的是《暴裂无声》,不同于《心迷宫》,《暴裂无声》是由自小听说的发生在家乡矿山各种匪夷所思的故事而来,像是属于当代的寓言故事,当时就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完成了。上映后的观众反馈不如《心迷宫》,心理上肯定会有一些落差。我偏爱犯罪悬疑或者相对严肃的故事,但这种类型必然要揭示人性的黑暗面,可能还会触碰到审查红线,天然存在着创作壁垒。做《心迷宫》和《暴裂无声》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到这点,就按自己的想法完成了,所以特别感谢有关部门的领导。《暴裂无声》之后,我经常被动关注到一些社会新闻,比如微博网友@我,哪里又发生了什么命案。可能我天然的敏感就在这里,往往事件里凸现出来的当事人/受害者的选择、处境或者某种观念背后会有复杂人性的呈现,这会特别吸引我,想探究他/她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背后又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因素影响。但如果做不到比《暴裂无声》更有深度或更大的探讨空间,也不想在犯罪悬疑类型上重复创作。《热搜》是我的第三部长片,严格意义上说,是第四部,《暴裂无声》之后,还有一部被搁置的刑侦题材献礼影片。
《热搜》最初的设想是一个电视台记者的故事,苦于一直写不下去就停下了,当时的创作节奏的确有点乱。2021年初看到了业青老师写的一个关于自媒体人的剧本,才明白症结在哪里。媒体行业一直在变革,我们已经进入到了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似乎在淡出人们的视野,自媒体人似乎更能与当下观众认知相契合,产生共鸣。这是我想做的故事:呈现当下网络舆论的环境中,作为参与者也是旁观者的我们,是如何被误导、被煽动的,这背后又有哪些力量在博弈?目前,我们还没有一部有关舆论博弈的电影。我们对故事做了重新的梳理和建构,表面上看到的是,很多网友秉持热心和正义感去关注一件事,但在事件发酵过程中,又经常被一些断章取义的细节蒙蔽了双眼。有时候你以为的真相,只是“人造”的假象。这里当然有认知偏差的存在,因为每个人身处的阶层、知识储备和架构不同。但进一步收集资料的时候发现,很多事件各有其复杂的成因,已经不能放在舆论范畴里讨论,涉及到司法领域或者当事者的心态问题,再往深处聊就聊不通了,故事也讲不下去,这也是这个题材的难度和边界限制。我想通过这部电影告诉大家一个热门事件背后可能存在的真实状态,让观众看到操控舆论背后的资本力量。我们真正想要表达的,是女主陈妙在最后说的,改变规则,重塑规则,为什么我们只是看到有些事总在不断重复发生,因为它背后的底层逻辑没有变,有些事就是无法停止。虽然我也很想写,跟身边的创作者聊过后,很多人给我的意见是,有些故事不是导演能写得出来的,而且导演写东西很容易把自己陷进去,所以后来我也尝试与不同的编剧合作开发一些项目。《热搜》请了杨薇薇和徐小虎与业青老师一起做编剧,这也给了我一个更全局的角度来发现症结、决定取舍,反而是一种更科学高效的创作方法。陈妙这个角色从设定上讲是个“大女主”,媒体传播这方面也是我的知识盲区,能有更多编剧参与进来,修改的效果肯定更好。
原剧本在我看来,是用一个自媒体人的身份探讨不完美受害者的故事,对自媒体人的身份是一种浪费。女主陈妙非常懂得流量对传播的意义,随着调查的深入,整个事件却与媒体这个载体剥离了,偏离了我想讲述的故事,剧本的改写重点就聚焦在如何把媒体人与舆论的关系延续下来,把陈妙对传播现象的研究和了解用作故事的驱动力。剧本里对陈妙的设定,她不可能是一个从互联网里长出来的UP主或者大V,必然出身纸媒,曾任报社记者,有从业经验,有新闻理想,只是因为行业的变革才进入自媒体,但依然葆有记者的敏感和责任感。我们在采风的时候,遇到很多从纸媒转行的自媒体人,我觉得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为陈妙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找到根基,并为其后的作为找到合理的心理动机——揭露,不只是拯救一个张小穗,更是阻止这种恶性事件的循环。这就是一个新闻记者的心态。一部电影,不仅是满足创作者的表达欲,还要让观众看得进去,我会特别注重观众的观感和反馈。在拍摄《心迷宫》《暴裂无声》时,我并不确定这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电影,只是想要跟观众做一个游戏,用一个合适的故事与观众产生互动。《心迷宫》被解读为“烧脑”,《暴裂无声》被观众解构分析,都是电影本身留给观众的想象空间。一部电影到底属于什么类型,要如何将类型元素呈现出来,背后其实是创作者与观众达成的某种观影契约。因此,《热搜》创作上的难度在于,观众很少看到这种类型的电影,它是犯罪悬疑电影还是剧情片,观众可能会产生有偏差的预期。我们在修改过程中也想过,要不要在结尾留一个特别大的反转,比如案情的颠覆,去满足观众对悬疑感的期待,但如果最终反转了,那么前面为了揭露真相而推进的整个舆论博弈的故事就不成立了,所以我们也放弃了在悬疑方向上的深入。
于是从一开始宣传的时候,我们就很明确地告诉观众,这不是一部悬疑电影。从一开始真相就摆在台面上,我们的重点是表现两方势力如何干扰真相的传递,让观众自己思考。那这个群体或者说这些事件要从何落笔?参考好莱坞类型电影,通常讲述“无冕之王”的故事都是从真实事件改编的,是相对属于某种精英观影阶层才会关注到的类型,而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个不够大众的题材让更多观众看到。其实做之前我也犹豫,要不要把大家对我认知的风格沿袭过来。但是我自己日常看片也常会有这种感受,一部电影的题材类型、原有的叙事手法在导演将自己的个人风格强加进去之后,整部电影看起来会很割裂。我不希望《热搜》变成一个“四不像”,既然选择了这个题材,就应该用适合的样貌呈现出来。我们想到借用商战框架讲述舆论背后的博弈的故事。影片中设计了三个视角,一是陈妙,一是岳鹏,还有一个大众视角——即互联网上的“舆论”是怎么关注这些事情的,这是一个相对合理的组成方式。原本恒世集团老板王世民与陈妙之间有一些对手戏,但现实中不太可能有老板下场直面一线媒体人对抗与制衡的情况出现,所以加强了岳鹏这条线。陈妙的诉求是让王世民道歉,这是一个双关语,道歉=认罪,认罪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所以让王世民一直以一个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挂在“热搜”上,至少是实现了曝光王世民这一浅层目标。影片中没有给王世民一个正面镜头,我设想的两军对垒是将军对将军,国王隐匿幕后,这才是一个势均力敌的状态。所以我做了调整,把原本王世民的戏份全部推给岳鹏,也让岳鹏这个人物立起来了。影片结尾,给王世民安排了一个热搜#王世民被抓#,他的“真面目”也终于以蓝底白字的官方通告形式在网上被曝光,最终观众压抑了许久的情绪就在这一刻爆发出来了。
《热搜》里设计的4位受害者也是剧作阶段比较重要的一笔。5年前遭遇过同样经历的两个女孩选择了隐忍甚至顺从,才导致5年后仍有受害者出现,这也是陈妙作为女性、作为媒体人的责任感所在:本质没有改变,这些事情就会不断发生。所以她才在直播最后,念了自己写的那本《规则》里的一句话,希望重塑规则,改变观念。5年后张小穗对暴行说“不”和余甜的觉醒,在我看来也是对很多当下正在改变的观念的记录。影片里涉及性侵这种恶性事件对于女性的伤害,包括我作为男性导演,也有所谓“男凝”视角的担心,剧作阶段就和编剧们讨论,不能过度描摹和刻画,会有点像二次伤害的存在,也不是我们想要做的。通常以商战为逻辑的影片要展现两方对抗,常用的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故事模式。我觉得这时候一个男性导演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果所有正义一方都是女性,就有一点性别对抗的意味。我们想讲的这件事情不可能只有女性有认同,男性也应该有认同,所以一定要有一个男性主角是完全认同并且在关键时刻施以援手的,这就是宋洋那个角色的作用。这个人物如果一开始就站过来,阵营两边是不平衡的。要让观众从一开始认为陈妙是弱势的一方,对峙之后不断滑向低谷,营造绝望感,最后才找到一个机会翻盘。靠什么翻?一方面是更多的受害者站出来,也是大家比较容易想到的。另外还有什么?让陈妙利用父女关系不和给自己做的一些套,父亲站出来抨击她,人设崩塌,这些都是我们在想如何把低谷做得更低的铺垫,到最后依托一股快速爬升的力量冲上来,这时候一个深入对方的盟友就很重要,带来的拉升也更有力量。
如何表现舆论战的杀伤力?暂时没有找到太多参考,我能想到的就是用视听方式传递出没有硝烟的战争感。网络对抗的主要手段就是字符或者视频,敲击键盘打出来的一行字,剪辑出“人造”真相的视频音频内容,我跟声音老师商量,能不能把敲击键盘、手机按键的声音放大,在观影过程中调动观众视听上的参与感。当网络舆论转向另一方,相当于是在告诉观众,这一方失血了。每当有一方发布新内容,我们会展示大众的观点,用这种方式把“炮弹”带给大众的反应和舆论的现象表现出来,以此表明对抗中的双方是掉了一分还是得了一分。考虑到电影作为载体的特点,创作中遇到的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它与现实的距离,如何在控制好边界的同时,也要让观众看得懂。《热搜》的台词量大到都不像是一部电影了,一方面是因为大量办公室里的文戏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在告诉观众剧情走向,通过语言描摹让观众理解舆论战背后的故事。第一次听到《镜中人》这首歌就觉得很有力量,有一种叙事感,里面讲到很多女性的困境,与影片内容非常契合,恰好它本身就是源于真实事件创作而来,就争取来做片尾曲。影片结尾是陈妙写给小穗的那些话,还有那些受害女生站出来一起讲述自己的遭遇,特别需要这种有力量的片尾曲,让观众有一个情感输出的窗口。《热搜》被认为是我的商业转型之作,我认为与它的快节奏叙事、结局的走向,包括明星演员的加入有很大关系。但它的内核并不商业,《热搜》和《暴裂无声》一样,都是我对现实的记录。《暴裂无声》发生在2004年,生活在偏远乡村的张保民如果不能通过法律手段实现公平正义,就只能接受成为无辜受害者的命运,某种程度上,影片得到观众的认可是因为它的结尾更真实,更压抑,更像是生活。《热搜》的故事几乎就发生在当下,我希望传达给观众的信念是:作为网络舆论参与者,你的评论、关注和转发,都有可能凝结成一股力量,改变事情的走向。影片上扬的结尾是一开始定好的,我认为并不是一个理想主义式、不可实现的结果。大家往往倾向用成功案例的方式复制和倒推,来评价一部影片的价值和意义,观众也会期待影片中附带的情绪价值,但《热搜》这部电影的意义不在于感动,在于某种力量的传递。所以我秉持着一种我认为比较克制的方式去处理情感戏。的确片中有几处,如果换个音乐或者镜头的运用暧昧一些,就会产生情绪的东西。更主要是因为,这本身也不是我擅长。这也是经过《热搜》后我比较认可的理念:用最合适的方式呈现想要表达和分享的故事。如果有我擅长的东西,会放进去,如果没有,也不会强加。做《热搜》之前,我没想到这个项目会花费这么长时间,所以作为一个导演,还是要寻找真正有兴趣,值得付出时间去做的故事。《热搜》之后,我也会和团队一起复盘,想想这个项目上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怎么更好地去做下一个项目。
原文载于《电影评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