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短剧 / 正文

从“短剧不能停”说起

当“横店”变成了人们口中的“竖店”,短剧的爆火已在眼前。据统计,2023年国内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较2022年增长了267.65%,超三成的用户每天都会追短剧。

当“横店”变成了人们口中的“竖店”,短剧的爆火已在眼前。据统计,2023年国内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较2022年增长了267.65%,超三成的用户每天都会追短剧。龙年春节期间,一部名为《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的短剧多次冲上热搜,上线后单日充值超2000万元的吸金能力,再次引发外界对短剧这一新载体的热议。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剧,又称为微短剧、小剧场、迷你剧等。和在爱奇艺等视频网站播放的短剧不同,目前火爆的短剧大多为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付费观看的小程序短剧或竖屏付费短剧。这些短剧为何能让观众心甘情愿掏腰包,甚至发出“短剧不能停”的感叹?

有人认为短剧特别擅长制造爽点并提供情绪价值。一方面,战神、穿越、逆袭、重生等题材,催生了强情节、强矛盾性、高爆发力的故事,很容易让人“上头”。另一方面,虽“情不知所起”,但“霸道总裁必然爱上我”;无需披荆斩棘,因为坏人“坏得都很肤浅”、成功唾手可得等设定,都在某种程度上“植入”了观众的自我意识。

也有人被新鲜感吸引,他们表示原来的屏幕长期被“老面孔”占据,而短剧中的演员往往以素人、新人为主,长相、气质各具特色,类型丰富,打破了过去“白幼瘦美”的单一审美。

《哎呀,皇后娘娘来打工》

《哎呀,皇后娘娘来打工》

但归根结底,短剧的火爆与人们的“阅读”习惯有关。竖屏短剧多为1到2分钟一集,以简短高效为特色,方便人们利用乘地铁等碎片时间刷剧。其没有铺垫、没有支线,简单粗暴不注水的剧情和节奏,也“适配”越来越缺乏耐心的当下观众。

然而,短剧的“短板”也同样突出。例如,女主角患有夜盲症,夜晚关灯后无法看清人的模样,却能识别出对方佩戴手表的品牌款式;上一秒还坐在轮椅上的演员,下一秒突然就能行走自如;为了与恋人相守而打算与妻子离婚,却发现恋人正是自己的妻子……为谨遵每隔15 秒制造冲突或反转,30 秒推进剧情的“流量法则”,逻辑似乎已经被短剧主创“踩”在了脚下,更不要说有的短剧还存在血腥暴力、打擦边球等恶俗行为。

2023年11月1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布启动为期一个月的专项短剧治理工作,《黑莲花上位手册》等2329部小程序短剧被下架。此次整治行动旨在治理内容乱象,而并非像之前有人担心的那样要“扼杀”短剧,而恰恰是在保护短剧。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短剧将是未来影视和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趋势。过去,影视圈存在着一条“鄙视链”,拍电影的看不上拍电视剧的。然而,如今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王家卫执导的电视剧《繁花》热播,周星驰也官宣进军短剧领域,他的首部微短剧作品《金猪玉叶》计划今年5月上线。与其说这是电影人的“降维生存”,不如说是他们在应对科技创新和媒介创新带来的挑战时,对自身领域的积极拓展。一批有水准的专业人士的加入或许将会为快餐化的短剧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与精神内核,使其更加丰富多元。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专业演员也开始参与短剧的表演。

短剧的发展不仅为影视行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还可能辐射到多个领域,为文旅产业、文学创作等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可能性,也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方式。

近日,一位南京网友想创业做网剧,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召集“网剧搭子”,得到了热烈回应。很多人报名想圆演员梦,还有人愿意提供拍摄场地,甚至有人跃跃欲试想尝试剧本创作。与此同时,2024年国家广电总局计划推出 100 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优秀微短剧,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微短剧+文旅”新模式。

短剧的剧本创作是提高短剧质量的重要抓手。2023年中国网络作家规模达2405万人,作品数量达3620万部,用户数量达5.37亿人。多数作家系非文学专业教育背景,且多为兼职写作的“斜杠青年”。微短剧或将成为网络文学IP改编的新方向。

不止于国内,中国的短剧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潮,有大批国际观众在TikTok上追剧。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党委书记方勇所言,对短剧的探讨可以有力推动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的影响力做出重要贡献。

今天的短剧,难免让人联想到网剧和网络大电影的发展历程。它们也是经历了一番大浪淘沙,才从过去被人们视为低质的产品,到逐渐崭露头角,创造出了不少精品力作。短剧究竟能走多远,我们拭目以待,但如何善用短剧这个载体,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也是可以思考的话题。观看非黑即白、无脑浪漫的短剧固然有一种暂时逃离现实的“爽”感,作为休闲娱乐方式亦无可厚非,但如果将虚拟的“二元世界”投射到多元的现实生活,则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关键词: 短剧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