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周处除三害》爆火,请直视这7条残酷的人性真相

人性中很多灰色,对立的东西,被电影完整呈现了出来。

人性的变幻和深邃,永远无法言说。

春节档过后,电影《周处除三害》火上热搜。

豆瓣评分8.1,是一部难得的叫好又叫座的电影。

昨天我抽时间去看了,确实是有质感、有深度。

很多人都在讨论电影的尺度,但是我感觉比起枪战戏和动作戏,对人性的挖掘才是影片的核心。

善良与邪恶;真诚和虚伪;迷茫和觉悟……

人性中很多灰色,对立的东西,被电影完整呈现了出来。

洞见君总结了七点关于人性的领悟,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01

恶是会传染的,受害者转身就有可能成为加害者。

在电影中,陈桂林枪杀满屋信徒的一幕,让人震惊不已。

很多人认为,这些人都是被洗脑了。

其实不然,灵修中心的很多人其实和陈桂林一样都是受害者。

但是在遭遇迫害,财物被洗劫之后,他们转身成了帮凶,开始迫害刚来的新人。

下药、殴打、精神控制、骗取钱财。

恶,是会传染的。

自己遭了罪,于是也想让别人感受下自己的遭遇。

一方面可以捞点钱,充实下自己干瘪的钱包。

另一方面看着别人受苦,也可以转嫁自己的痛苦,安慰自身扭曲的心灵。

网上有个段子: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要撕碎别人的伞。

我受过的罪也得有人受。

虽然是开玩笑,但是背后的心理却是相通的。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堕落永远是容易的。

人性中的善非常脆弱,极易转变为恶。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要把让自己痛苦的东西,施加给别人。

其中暗含了一种对人性极为深刻的洞见。

02

那些没有缺点的人,一定是来骗你的。

经常听到一些“杀猪盘”的新闻。

新闻里几乎是一样的套路和模板。

当事人的生活里突然出现了一个耐心、温柔、多金的异性,几乎是量身定制地一般:完美无瑕,事事顺从,从无争吵。

然后,当事人放松警惕,钱就被骗走了。

赵玉平老师说:那些没有缺点的人,一定是来骗你的。

是人都有缺点,如果有的人在你面前表现得完美无缺,那这人肯定是图你点什么。

在电影中,尊者就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

他不恋钱财,不近女色,不发脾气,聪颖智慧,待人温和。

看起来像是一个得道的大师。

每天粗茶淡饭,粗布麻衫,开悟信徒,也不求回报。

但是等信徒彻底皈依之后,他才露出本来面目——骗钱。

忽悠信徒舍弃的“外物”,都到了他自己的腰包。

让他可以修建豪华的房间,继续奢靡的生活。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无论和谁相处,都要明白一点: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

这些缺点流露在日常相处的方方面面。

可能是坏脾气,可能是太执拗,也可能是慵懒邋遢。

而这才是正常的人。

如果一个人太过完美,就说明你离被骗不远了。

03

想不通的时候,就往利益上想想。

很多人一直很奇怪。

为什么陈桂林和警官陈灰和解。

陈灰为了追捕他,瞎了一只眼睛,丢了配枪。

但是最后不仅对他很温和,甚至主动破例带小美帮她剃须。

其中的转变其实是因为电影删减了部分内容。

原来的剧情中,陈桂林跟陈灰承诺,自己杀完两个通缉犯就会去自首,希望陈灰暂时先放过他。

也是在这里,二人达成合作,陈桂林才有了陈灰的手机号码。

在陈桂林被警察包围的时候,他挟持人质,高呼陈灰。

不仅归还配枪,还把抓捕自己的功劳送给陈灰。

陈灰多年的追捕终于有了结果,自己也从此声名大噪。

这也算是对他的补偿。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以利益为前提的和解,并不丑陋。

相反,这是一种诚意。

成年人的世界,感情是虚的,利益才是实的。

学会从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是一个人成熟的开始。

04

自负的背后是自卑,光鲜的背后是脆弱。

整部电影最荒诞最搞笑的镜头,莫过于陈桂林杀香港仔之前,两人的一段对话。

香港仔不知道自己怎么得罪了陈桂林,竟然让自己招致杀身之祸。

到底是为钱、为仇、为情?

陈桂林的反应也很搞笑,他拿枪指了指自己眉上被香港仔割出的那道疤。

然后香港仔,这个全台第二的通缉犯,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死了。

网友说:香港仔到头也想不到,陈桂林在打排位赛。

陈桂林之所以要杀香港仔,仅仅是因为他要扬名。

他想干一件轰轰烈烈的事,让全台的人都记住他。

于是他效仿周处除三害,杀掉排名第一和排名第二的通缉犯,让自己扬名立万。

他杀掉排名第一的通缉犯之后,坦然自首。

面对外面围着的警察和媒体,大声呼喊“我是陈桂林”,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任何一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举止背后,都有一种亟需隐藏的自卑感存在。

陈桂林也是如此。

因为童年备受歧视和冷落,所以长大后执着于出人头地,扬名立万。

人性,就像是硬币的两面。

耀武扬威的人,内心往往自卑。

水性杨花的人,内心往往缺爱。

光鲜到极点的人,心底往往脆弱不堪。

普通人只能看到表象,厉害的人才能看到内里。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万事万物,相反相成。

这句话放在人性上,同样适用。

05

服从他人,比支配自己容易得多。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幕。

在监狱里关押多年的布鲁克斯被放出之后,疲惫、恐惧、无法适应。

然后他在自己房间的横梁上刻下自己的名字,上吊自杀。

久违的自由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焦虑和压力。

心理学家欧文·亚隆说:服从他人,比支配自己容易得多。

在监狱里,衣食住行都有人管,完全不需要自己动脑,只需要执行。

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而一旦投入社会,所有事情都需要自己决策的时候,就会变成一种巨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会压垮很多人。

所以自由并不是人人都想要的。人的天性之中,渴望权威。

电影中,灵修中心的那首歌里唱道:

“我们平凡的灵魂,紧紧跟随不需多想”。

不需多想,是一种巨大的诱惑。

很多信众与其说被洗脑,不如说他们甘愿被控制。

在权威的带领下,获得心理上的安全。

陈桂林在尊者的“指引”下埋掉枪支和过去告别;

小美和自己母亲一样,等待自己被另一个男人拯救。

他们都在权威下,安放自己的人生。

到头来,却发现只是一个陷阱。

人,应该是自己的主人。

如果任由别人来掌控自己的人生,势必堕入深渊。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去听。

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

多读书,多思考,不盲从,不迷信。

如此,才能千万次拯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06

不经历生死,人是不会觉醒的。

很多人说“周处除三害”,真正的周处不是陈桂林,而是黑道女医生。

她一生都在为黑道服务。

帮助他们取子弹、拿药、包扎伤口、传递消息。

台湾最大的三个通缉犯,都和她有密切来往。

但是突然有一天,她得知自己患了肺癌。

生命只剩下半年,甚至几个月。

这个时候,她第一时间想的是:要给自己积阴德。

她推翻了一生的所作所为,临终时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她开始忏悔,开始弥补。

她骗陈桂林得了癌症,要他去自首。

阴差阳错下,陈桂林杀了头号通缉犯和二号通缉犯,自己也锒铛入狱。

她说:一举三得。

仿佛终于洗清了自己的一身罪孽。

陈桂林也是如此。

在执行死刑的时候,他终于醒悟,临终忏悔,“我对不起大家,对不起社会”。

他拒绝麻药,用最痛苦的方式,接受法律的制裁。

至此,第三害终于被除去。

周国平说:死亡,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课。

死亡面前,一切欲望都是浮云,一切矫饰都没有意义。

那些遮蔽内心良知的“贪嗔痴”都一一散去,人才能开始知道自己要怎么而活。

希腊人说:向死而生。

用生命的有限时刻提醒自己。

也许人生才能活得更真实一点,更有意义一些。

07

不要低估人性的复杂。

我在家看电视的时候,儿子经常会来问一个问题:

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

就像是陈桂林。

他是一个杀手,手里犯下多起命案。

但是他和自己奶奶感情很好,经常寄钱回家,是一个孝顺的人。

在杀香港仔之后,救下小美,让她重获自由,是一个正义的人。

在灵修中心,他拼命去救那对母子,是一个善良的人。

他之所以被大家同情,因为他不是纯粹的恶人,他有自己温暖、善良的一面。

黑道女医生,表面是一个好人。

天天治病救人。

但是她也救活了很多十恶不赦的暴徒。

这个人是不是好人,其实很难讲。

古龙说:人性的变幻和深邃,永远无法言说。

对人性的观察,不是一句好人、坏人就能概括的。

年轻的时候,以为人性非黑即白,年纪大了才发现,人性其实是灰色的。

判断人性是容易的,认识人性却很难。

放下心中的偏见,学着接纳人性、了解人性,才是一个人的成熟与格局。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成熟并不是看懂事情,而是理解人性。

一个人看透了人心,才能看懂社会的运行规律;理解了人性,方可顿悟成长。

尊重人性,顺应人性。这是一个人的智慧,也是一生的修行。

关键词: 真相 人性 周处除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