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电影界 / 正文

凯特王妃消失之谜,犹如婚姻梦魇《消失的爱人》

英国《太阳报》报道,凯特王妃与威廉王子一起出门购物,可流出的视频再次遭到一些网友质疑,“女子的仪态根本不像王妃”。直到近日,凯特发表视频声明,证实自己1月接受了腹部手术,术后检查发现了癌细胞。

前一段时间,英国凯特王妃疑似消失的新闻颇受关注,王室的每一次回应都引发了更加广泛的争议。

尤其是肯辛顿宫公布了那张合影,凯特王妃与三个子女笑容满面,一派温馨。

可网友们很快发觉照片有P图痕迹,引来舆论哗然,凯特的官方账号为P图一事道歉。3月18日,英国《太阳报》报道,凯特王妃与威廉王子一起出门购物,可流出的视频再次遭到一些网友质疑,“女子的仪态根本不像王妃”。直到近日,凯特发表视频声明,证实自己1月接受了腹部手术,术后检查发现了癌细胞。

其中曲折不好妄自揣测,不过这些新闻,倒是让人想到了一部经典悬疑片。影片中的悬念与反思,与现实里的种种传闻也形成了不期然的互文关系。

《消失的爱人》

在凯特王妃事件前期的报道与八卦消息中,“消失的她”出现的概率很高,这似乎引向了某种不好的猜测。

而“消失”,也是本片的剧情前提与最大悬念。

《消失的爱人》于2014年上映,距今已有10年。影片改编自作家吉莉安·弗琳的同名畅销书。导演大卫·芬奇出手,为这部电影赋予了沉静、惊悚而迷人的气质。

后来的日剧《我的恐怖妻子》和国产片《消失的她》也明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大卫·芬奇是讲故事的高手,尤其是《七宗罪》和《搏击俱乐部》,因其惊人的反转而成为影迷津津乐道的神作。《消失的爱人》继承了这个优势。另一方面,在影片的基调上,大卫·芬奇还想营造出“欧洲电影的真实感”,最直观的表现是,演员必须克服羞耻感,给出大胆而自然的日常演出。

在结构上,影片有两条线索。第一条故事线,从尼克·邓恩(本·阿弗莱克 饰)的视角展开。他跟双胞胎妹妹玛戈(凯莉·库恩 饰)合开了一家酒吧。7月5日清晨,一切跟往日没什么不同。这天又很特殊,是尼克与妻子艾米(裴淳华 饰)结婚5周年的纪念日。可尼克突然发现,家里像是被打劫过,乱七八糟,而妻子竟然失踪了。

随后,他报警,警察介入,根据家中留下的种种线索来看,尼克就是杀妻凶手。克当然想为自己辩驳,因为那些线索是热爱寻宝游戏的妻子留下来的。

第二条故事线,以艾米的视角切入,更准确地说,是以她阅读日记的旁白带领观众重新进入他们的婚姻,那声音如幽灵一般,缓慢而深沉。大卫·芬奇运用平行剪辑的方式,让艾米夺得了故事的解释权。

一开始,尼克性感、绅士且幽默,非常懂得讨女生欢心。但在婚后,两人相继陷入了失业的泥沼,他逐渐变得暴躁,有了暴力倾向,甚至还出了轨。此外,他父亲的疾病也加重了家庭的负担。就连开那家酒吧,用的也是艾米父母的信托资金。

随着情节的展开,我们才恍然发现,尼克是憨憨丈夫,艾米才是凶狠的猎人。她花费了大量的心力制造自己被伤害甚至是被“杀死”的证据,用一场谋杀案来报复丈夫的怠慢。

更关键的是,艾米日记也是她精心炮制的,所以,那幽灵的般的声音讲述的细节的真实性也变得可疑起来,这种罗生门式的讲述方式同时也提升了故事的悬疑性与人物的复杂性。《消失的爱人》的故事精彩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叙事技巧,大卫·芬奇还融入了契合时代症候的社会现象。

媒介反思

大卫·芬奇曾在采访中说,他找本·阿弗莱克出演尼克,是因为在众多演员的照片中,他露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微笑。

这种微笑,也被多次用到了电影之中。

大卫·芬奇为何如此看重这种微笑?因为它阳光又机械,帅气又冷漠,尤其是在妻子失踪后,这种不自觉露出的呆板笑容更加显得不合时宜。经由报纸和电视等媒介的放大,尼克自然而然地就有了罪孽感。

而对媒介的反思,正是《消失的爱人》的另一个主题。艾米失踪后,尼克不得不借助警察的行政力量以及媒介的传播力量。但他不小心的举动常常坏了事,比如上面提到的机械微笑,还有跟粉丝的灿烂合影也让他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更不可思议的是,聪慧的艾米早就知晓了媒介的影响力。于是,在制造尼克的犯罪证据时,她还为自己打造了多重人设。

她跟邻居亲切攀谈,夸大丈夫的缺陷,同时收获与人为善的赞美;她盗取了孕妇的尿液,为自己加上了“孕妇”的标签。

艾米拥有了这些身份,将其放在线索中让警察们一一搜索到并向大众公布,不断渲染自己的悲情色彩,并把尼克一次次放置于道德的低谷。

尼克想反击,也必须诉诸于媒介。为此,他请来了专业的媒体人塔纳·博尔特(泰勒·派瑞 饰)为他做公关,去改变或者软化自己身上诸如“暴力男”“出轨男”的标签。

片中涉及到舆论战的戏份都非常黑色幽默。比如,塔纳为尼克安排了一次专访,并为他纠正每一个可能引发观众反感的词语。结果是,尼克几乎无法说上一句连续而完整的话。

比如,尼克的情人安迪坦诚跟他的恋情,面对媒体时,她的人设从性感辣妹变成了得体淑女。

再比如,尼克终于通晓了在舆论场上的生存之道,在采访中,他坦诚一切过失,表现得如同一个忏悔的犯人,又将重中之重放在了寻找艾米上。

他表演出来的真挚与脆弱,反而为他赢得了更多的粉丝。渣男因为深情,而被洗白。

由此可见,各种媒体能提供的只是形象,而非真实的人。大卫·芬奇通过这个故事,生动地揭示了《娱乐至死》提出的现象:“电视新闻节目提供给观众的是娱乐而不是信息,这种情况的严重性不仅在于我们被剥夺了真实的信息,还在于我们正在逐渐失去判断什么是信息的能力。”

在《消失的爱人》中,悬疑的情节与媒介反思的主题是相互交织进行的,并且,作为希区柯克的精神传人,大卫·芬奇还尝试着将故事的悬念维持到了最后一秒,而其核心指向了婚姻的真相。

婚姻梦魇

《消失的爱人》的突出贡献是,它塑造了一个坚韧而腹黑的女性形象,影片中的艾米高贵优雅、精于算计,同时心狠手辣,面对身边的任何人,她都想做一个猎人,一个掌控者。这也是《消失的她》跟本片的最大差异。

艾米有着强大的主体性,她能利用自己的一切特质包括美色与脆弱,这个角色很容易令人联想起《本能》中的凯瑟琳(莎朗·斯通 饰)。

在影片中,艾米只有两次失误。其一,是被“雌雄大盗”抢劫;其二,是跟前任重逢,并被其控制。但艾米通过逼真的表演反杀了前任,展示出了强大的智慧与从容的执行力。艾米被迫成了杀人犯,可在她的逻辑里,她是个斗士,即便惨遭强奸也必须冲破荆棘回到丈夫的身边。这一切都被媒体记录了下来。

而尼克,只能任由其“绑架”,余生都要跟她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他逐渐感受到窒息,声称艾米做的一切都毫无意义,而艾米简练的回应道破了婚姻的真相。

于是,《消失的爱人》的故事就可以概括成,艾米通过寻宝游戏而给丈夫做了一场情感教育。

如果没有这场游戏,尼克根本不知道自己对妻子的血型、爱好、追求等一无所知,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生活中对妻子她熟视无睹。

影片中,夫妻两人也有坦诚相见之时。浴血归来的艾米在洗澡时,尼克急切地想知道真相,她并不想隐瞒,但有条件,必须赤裸相见,以防被录音设备留下罪证。

自此,尼克掌握着妻子杀人的事实而苦无证据,他又因妻子营造出的美好婚姻而名利双收,两人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维持着变态又和谐的平衡。那个首尾呼应的镜头,因为这层表意而令人惊惧,寒毛直竖。

通过这个结局,大卫·芬奇将主题提升到了逼问人性的高度:即便是在最亲密的关系中,我们仍旧无法真正得知对方在想些什么。

重温了《消失的爱人》,再看“凯特王妃消失”的八卦,消失疑云、媒体风波、小三绯闻等元素也是一应俱全,但作为旁观者,对于内情我们其实一无所知。扑朔迷离的消息,经由各种社交媒介的放大,让整个事件变得真假难辨。

她究竟经历了什么?她是像斯宾塞一样是被圈养在黄金笼子里的金丝雀,还是像艾米一样对感情和人生有着充分的掌控权?这些疑问,即使凯特王妃再度现身,谁又能知道确切的答案呢。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