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四年前剧版《三叉戟》上线圈了一波硬核刑侦粉之后,电影版《三叉戟》于5月24日登陆全国院线,与观众见面。
同样改编自现役警察作家吕铮的同名小说,从小荧屏到大银幕,电影《三叉戟》由执导过《风声》《征服》《东京审判》《神探亨特张》等多部影视剧佳作、深耕警匪题材的导演高群书执导筒,黄志忠、姜武、郭涛组成影版“三叉戟”,依旧是用传统警察手段对抗新型金融犯罪的故事架构,影版延续了剧版的硬核与热血之外,仿佛一架自由穿梭于光影之间的时光机,带观众回到传统警察办案的年代。
导演高群书曾在采访里表示,在阅读原著的时候,《三叉戟》书中即将退出江湖、过上自在退休生活的三个老警察重新上阵,如尖刀般刺向敌人,这样的热血打动了他。片中多个打斗场面看得人热沸腾,据悉,该片邀请了韩国电影《黄海》《极限逃生》的动作指导团队,并聘请了十几名韩国动作演员,是中国电影中聘用韩国动作演员最多的电影。
从文字到影像,从创作者到观众,三个“退休返聘”老警察的故事在今天依旧不过时。
何谓三叉戟?为何是他们?
在故事里,三叉戟代表三个人:崔铁军(黄执中饰演)、徐国柱(姜武饰演)和潘江海(郭涛饰演)。三个人分别有自己的昵称,崔铁军是大哥,绰号大背头,徐国柱绰号大棍子,潘江海绰号大喷子。
虽然都是老警察,不过各自有自己的技能。经侦出身的大背头崔铁军是三叉戟的主心骨,也是三个人里对打击犯罪、与恶势力斗争最执着的一个。刑侦出身的大棍子徐国柱,人如其名是个像棍子一样硬,是最有胆量和勇气的,最能冲锋陷阵,身上江湖义气颇重。大喷子潘江海是预审出身,最能说会道,双商高,是三个人里的军师型人物。这样的三个人凑在一起办案,互补又高效。
对于这样的暮年英雄组合,导演高群书自然没有给他们带上太多的主角光环。虽然是警界有名的三叉戟,但是三个人都并非完人。比如看着能挡下所有的大背头,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生活一团糟,忙于工作自然疏于照顾家里人,虽然是个好爸爸但却并没有正确表达父爱的能力;大棍子虽有勇但总是缺乏谋略,平日里与人相处也不够细致细腻,是个忙起来连爱人生日都会忘了的“粗人”;大喷子看着精明能干,面对诱惑也会犹疑,有寻常人的软肋,也有人性使然导致的决策bug。正是这样与常人无异的缺陷,为影片增加了不少“人味儿”,让“三叉戟”的故事变得好看,也让影片结尾出三个人抓捕耿小青(欧豪饰演)的桥段看得人热血沸腾。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AI等人工智能已经可以辅助人类提升各方面的效能,导演高群书却选择用刀剑这样的冷兵器来结束全片高潮部分:最关键的正邪较量局。或许这样的构思看上去有些“落伍”,但老青两代肉身相搏在大银幕的加持下展现出一种硬核热血的搏命感,也让三叉戟的精神得到了某种保存时代印记的升华。
够硬,够燃,够真实
从五一档到端午档,今年的电影大盘并没有如预期一样不断加热。卡在两个档期间上映的《三叉戟》在豆瓣开出了5.2的评分(目前分数还在下降),也收获了两极口碑。有人觉得影片陈腐不好看,没有拍出现代警匪片应有的劲儿,有人则觉得影片很真实,不少从事刑侦工作的观众看过后给出了还原现实的好评。导演高群书说:“《三叉戟》的作者兼编剧之一是从警24年的现役警察(吕铮),第一场就是给老警察看的,普遍说法是像回到了办案现场,这是最高的评价。”
相较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影片更为写实地还原了老警察办新案的场景和路径。还是最后一场围捕耿小青的戏,三个人追到废弃的钢铁厂,一群民众“老朋友”已经等在厂外准备协助抓捕,大背头第一个说法便是让所有人原地警察救援,不要以身涉险。这样的细节正透露出了主创团队对警察这份职业的尊重。
而影片里三叉戟的家人分别遭遇坏人报复威胁的部分也是现实中这份职业可能遇到的风险之一,同时这样的情节设置也引发了不少观众对这份职业的讨论与敬佩:“如果全是真的,办案警察真的太难了。一边是家人被打、亲人被下圈套;一边是几百万几千万的诱惑立刻财富自由。却要每天都冒着生命危险,选择前者;然后自己还很有可能被陷害直接免职晚节不保、退休金都没了?实在是想不通支撑一线民警他们硬刚、硬挖干下去的动力是啥…”通过一部戏,让一个群体、一份职业乃至他们背后的所有人都被大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被更多地关注,是该类题材创作者的创作内核与初心。
真实之外,《三叉戟》确实是一部让人在电影院里看得热血沸腾的影片。影片对反派的刻画极致且到位,欧豪饰演的耿小青,四岁失去了父亲,不久后母亲也撒手人寰。破裂的原生家庭让他走上了一条复仇之路,却和有勇无谋只会斗殴拼杀的黑社会不同。他心机重善谋划且冷血,用借刀杀人的方式干掉对家,之后又除掉帮派老大。动辄就拉着一群摩托车党出街也符合他的性格,彰显了他内心并不满足于常年蛰伏的他一旦得势便无法克制内心极尽招摇的欲望。
作为男性群像戏,片中饰演三叉戟的三个老戏骨,饰演警察的魏晨、韩庚以及饰演反派的金士杰等都用扎实的表演和信念感收获好评,其中最为惊喜的是饰演耿小青的欧豪。一方面是帅气的外形让人对他的种种恶行“狠不起来”,同时欧豪也用好看的打戏和张力十足的表演为一个“有历史”的反派构建了丰富的人物层次。
燃、热血、真实便是属于《三叉戟》最好的标签。
一出“老”戏
如果放在三十年前,在港产警匪片的黄金时代,《三叉戟》这样的故事大概率会颇受欢迎。饱受P2P骗局坑害的人们,用肉身丈量与罪恶距离的警察,戏里戏外很难不构成强烈的共情。
现如今,刑侦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升级,深谙各种反诈技术、甚至茶余饭后自己都能编几个《三叉戟》故事的观众…一出老戏如何变成一出好戏?而如何平衡个人情怀和与时俱进,如何让老传统焕发新生?是《三叉戟》和高群书的困境,也是大多数创作者需要不断寻找答案的命题。
不考虑年代,《三叉戟》并非没有为现在的观众着想,片中有不少照进现实的情节,何以无法最终击中观众痛点?拳拳到肉的打戏,戳人的疼与展示恶的勇…这些都是《三叉戟》用来打动人的利器。与此同时,在叙事部分如果能多一些“让其自然发生”的逻辑,或更有代入感的留白,或许能够收获更多的赞美与共情。
在当下,能有这样一部热血硬核的“老戏”依旧是件值得开心的事。而关于这出老戏好不好看的持续讨论也正在成为戏外完整这部作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