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起微短剧,您首先想到的是哪些标签,是情节低俗、婆媳矛盾、粗制滥造,还是哪些批量下架的争议作品?
又或者联想到的是个性表达、创意巧思,以及如《逃出大英博物馆》等独具匠心的作品呢?
近期,周星驰与短视频平台携手打造的喜剧厂牌“9527”隆重开张,由周星驰出品、易小星监制的微短剧《金珠玉叶》也正式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线。
根据抖音官方数据显示,《金珠玉叶》上线两周播放量破2亿,9527剧场的粉丝量近500万。不仅如此,话题#周星驰《金珠玉叶》也冲上微博高位热搜,再度引起一波对“微短剧”的讨论热度。
即使周星驰仅仅担任出品人一职,但在喜剧届如此响当当的名片一出,仍然像是扔出了一枚巨大的吸引力炸弹,周星驰出品的喜剧微短剧是怎样的?带着这样的期待,金融诈骗题材微短剧《金猪玉叶》在制作质量上可能还是会存在一定不及预期的落差感。
随着这波新的热度,微短剧究竟发展如何,也值得再次探讨。
首先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在宏观层面上,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的市场规模是373.9亿,市场预测2024年这一数字就会超过500亿。
与去年中国电影的总票房549.15亿元对比,这个只有短短几年发展历史的微短剧行业,现在的市场规模已经非常接近于中国电影的总票房。微短剧市场发展的迅猛之势不可小觑。
另外从微观层面上,微短剧行业也在近几年中产出了几部质量和人气上乘的作品。例如2023年一部现象级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这部作品共三集,共十几分钟的体量,如此小巧,但是构想和制作都极具巧思。它用巧妙的设定,毫不造作地击中了时代的关注点,兼具短剧“上头感”的同时,唤起了观众对家国永安的情怀。
在快时代的背景之下,微短剧的爆火是有迹可循的,如果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其成功之道,还是绕不开——移动、碎片化、灵活和陪伴四个“时代要素”。
第一个是移动,微短剧不需要有固定的收看载体,任何场景下观众都可以借助移动终端收看微短剧。
第二个是碎片,微短剧的收看不具有特定的场景,它可以很好地填补观众的碎片化时间,可能就是在公共车站等车的这两三分钟的时间里,就能“上头”。
第三个是灵活,在题材上微短剧不受任何限制,无论是轻喜剧还是厚重的历史题材,只要找准切口都可以制作;在单集时长和整体体量上,或长或短皆可调整,给创作者提供了极大的创作空间。
最后一个词是陪伴,如同播客的“死灰复燃”,微短剧的爆火离不开陪伴感,在走到哪拿到哪的手机里,微短剧好像是一方藏着幻想的无限世界,在这里,最上头最爽的一切剧情都有可能发生,它所提供给受众的情绪价值也是无限的。
另外微短剧在如今的移动端传播中,也凭借着大数据的精准推送,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对应受众的手机,让其一直保持着一定的关注度和热度。
但伴随着微短剧这一新兴行业的崛起,争论的声浪也不曾停歇。《人民日报》发布的文章中提到,微短剧不是法外之地,要把“毒流量”微短剧坚决驱逐出内容市场。《北京晚报》则称微短剧的戏路何必让“总裁们”独占?直指微短剧题材单一、内容空洞。甚至在一些表演类的综艺当中,也出现了对于演员是否应该出演微短剧的讨论。
所有的这些争议恰恰反映出微短剧行业正在动态调整之中,渐渐地找清楚自己的定位。
从微短剧创作层面来看,微短剧的创作专业度还存在着巨大的提升空间。2023微短剧行业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提到,2022年10月至2023年8月期间上线的759部微短剧之中,仅有29部达到开分标准,仅仅只占到总数的3.8%。
在传播层面上,网络上曾经流行过的一句话“短剧不赚钱,投流才赚钱”,也体现出微短剧行业在内容生产和流量投放这一天平的不平衡。
这些争议,实际上是微短剧行业发展之初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所带来的行业影响。随着整个微短剧行业的不断发展规范,这些问题也在不断地被发现,并在接下来被重点解决。
2024年6月1号,广电总局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正式实施生效。这份文件俗称为“新规”,它对微短剧行业从备案到审核的各项环节进行了更加清晰的界定,对微短剧按照成本划分,实行分类分层审核,并对内容进行把关和指导。
在这份新规基础之上,微短剧的发展之路也愈发清晰。想要提高短剧创作的专业度,创作者需要和电影、电视剧这些成熟行业的主创团队进一步深入交流,真正提升整个专业创作的品质和标准。
为解决微短剧竖屏的重复构图问题,微短剧的视听话语也必须创新。将以前大多数是近景或者特写的画面更加丰富化,在保持自身特点的基础上,丰富构图变化和叙事信息量。
第三是微短剧“出海”,增强在国际上的传播影响力。例如中文在线集团旗下的一个短剧相关的应用程序rollshot,在北美市场中已经逐渐获得越来越高的下载量和影响力,微短剧也正在走向世界。
所以在微短剧赛道上,各方都正在努力让整个行业能够朝着更加专业化,更加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前进。也希望随着行业的不断规范和专业,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度的同时,也能够为观众贡献出更多优质的微短剧作品,丰富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地带来更好的观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