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好故事照亮国产科幻电影发展前路,六部科幻影视作品揭开神秘面纱

“好的科幻文学要有坚实的内核,让电影改编既有坚实的抓手,又有充分的发挥空间。”

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科幻电影周上,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 编的科幻 悬疑剧《梦之海》、中法合 拍科幻片《瓦朗索尔1965》、仇晟导演长片《比如父子》等多部科幻影视新作亮相推介活动,充分展示了科幻作品的多元生命力。制图:冯晓瑜

科幻电影,与高投入、大制作、惊人视觉特效这些词之间并不完全画等号。近日举行的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科幻电影周上,一批最新披露的科幻文学IP/影视项目备受瞩目。业内人士欣喜地发现,国产科幻影视作品和科幻文学IP改编正在提速。在谈到科幻文学向科幻影视转化如何迎来“高质量发展”相关话题时,电影制片人、编剧王红卫特别提醒,资金和特效(技术)并非科幻电影更进一步的绊脚石,关键还是“要有好的故事内核”。

六部科幻影视作品揭开神秘面纱

科幻电影要承担科普的职责吗?科技属性较少的软科幻是否属于科幻作品?科幻作家王晋康认为,尽管科学是科幻作品的骨架,但不必刻意强调科幻的科普功能、不要刻意区分软科幻和硬科幻,而是应当关注对科学进行整体性的思考、前瞻性的思考。

亮相推介活动的多部科幻影视新作呼之欲出,充分展示了科幻作品的多元生命力。

动作科幻片《群星闪耀时》由章笛沙执导,讲述了在未来时空中一次航天员返航行动中遇到复杂情况后衍生的冒险故事。该片通过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特技场景,塑造了一个富有张力的未来太空世界,同时充分展现了人性在危机中的挣扎与救赎。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科幻悬疑剧《梦之海》探讨了“艺术是否是生命的终极形式”话题。在该剧中,外星高等文明将地球上的水升到太空塑造成美丽的冰环,但这个艺术创造的代价,是人类陷入了史无前例的生存危机。中法合拍科幻片《瓦朗索尔1965》作为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的世界首映新片亮相,该片根据法国历史上真实的“第三类接触事件”改编,故事聚焦于一个法国农民在报告了不明飞行物后对他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此外,根据王晋康的八篇科幻小说改编的《生命之歌·王晋康短片集》、仇晟导演长片新作《比如父子》,以及由孙若希制片、杨祎铭和范凌冰编剧的青春奇幻片《教室外面很危险》纷纷亮相,收获了业界关注。

让优秀故事照亮科幻电影的未来

科幻文学是科幻电影的重要IP来源。通过推介优秀科幻文学IP和文学底本,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优秀科幻IP的转化,不仅为科幻作家和电影人搭建了更好的交流平台,也为市场带来了对“下一个”科幻影视爆款的更多期待。

那么,什么样的科幻文学更适合被改编为科幻电影呢?王红卫谈了自己的看法:“好的科幻文学要有坚实的内核,让电影改编既有坚实的抓手,又有充分的发挥空间。”他期待更多好故事出现,让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被进一步照亮。

科幻作家张冉的新作《止水》讲述了一位母亲尝试使用“止水”的架空科技,通过深层次记忆渲染让患有渐冻症的儿子在沉睡中体验剧本人生。这部作品在科幻的架构之上探讨人性的光辉与亲情的力量,因而被王红卫认为很适合改编成电影:“它集中展现了人类对生命价值、理性和情感的思考,有着非常丰富的视觉化潜力。”任青的作品《向北方》在东北硬冷影像气质之下,又渗透出青春回忆的暖色调:儿时的伙伴是真实存在还是脑海中的想象?自己深信多年的事实是真相还是谎言?科幻和悬疑元素共同构成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影视化前景令人充满期待。

杨晚晴的《麦浪》通过描述气温变化导致的环境灾难,展现了一个关于人类与生存空间的故事。这部作品叙事风格独特,情节生动,同时又浓墨重彩地渲染了科学和自然两股伟力之间的角逐。此外,谢云宁的《穿越土星环》、孔欣伟《当爱情成为瘟疫》以及何夕的《异域》等科幻文学佳作,在推介中也赢得了不少影视制作代表的关注与好奇。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