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暑期档“前哨”亲子电影《爸爸是外星人》正式上映,好父亲是哪样的

这部影片围绕着父亲的一场“爱的谎言”展开,因为贾冰饰演的父亲身患绝症,在离开之前,他精心为女儿构建出一个外星世界,声称自己是外星人,并且即将去执行一场旷日持久的外星任务,让女儿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暂时消失”。

暑期档“前哨”亲子电影《爸爸是外星人》正式上映,该片围绕一场“爱的谎言”展开,讲述了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亲情故事。

影评人麻宁带着3岁的女儿一同去观影,她认为电影《爸爸是外星人》老少咸宜,孩子、父母,爷爷奶奶三代人都可以从中看见自己,反观生活。

这部影片围绕着父亲的一场“爱的谎言”展开,因为贾冰饰演的父亲身患绝症,在离开之前,他精心为女儿构建出一个外星世界,声称自己是外星人,并且即将去执行一场旷日持久的外星任务,让女儿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暂时消失”。

其实这体现了一个著名的传播学理论——框架理论,父亲老金设定了一个外星框架向孩子解释这个世界,他将身患癌症并不久于人世解释成爸爸要去执行任务,拯救地球,他的离去甚至变成了一件让女儿拥有自豪感的事情。

在影史中,“爱的谎言”并不是一个少见的要素,最经典的电影作品之一《美丽人生》同样讲述了一段“爱的谎言”。《美丽人生》中的父亲圭多在全家被抓进纳粹集中营,面临灭顶之灾时,将眼前这个惨淡恐怖的生活,向孩子描述成一场有趣的游戏,并且告诉孩子,如果坚持到最后,会获得一辆真正的坦克。

当黎明前的黑暗终于过去,盟军的坦克缓缓驶来之际,孩子没有沉溺在爸爸离开所带来的痛苦之中,反而是惊喜地望着坦克,仍葆有对美丽人生的期待。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爱的谎言”总在某些场合被滥用,例如每年高考过后,总会刷屏的社会新闻——“高考之后,我才知道亲人离开了”,也在不断刷新社会大众的认知,引发一潮接一潮的讨论。

面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区分清楚“爱的谎言”和“爱的绑架”,“爱的绑架”往往是家长在没考虑清楚孩子的感受时,用自己的标准和经验为其做下的决定。

但其实,最容易被家长忽略的感受、情绪等这些最感性的反应,对于正处在成长阶段的孩子而言,才是他们未来面对社会和人生时最坚定的底线。

爱是如其所是,不是如己所愿。

此外,在现实生活中,爱的谎言也要分年龄和阶段,根据人一生的八个发展阶段理论,0到3岁是构建孩子安全感的主要时间段,在这个阶段,家长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构建孩子的安全感,所以“爱的谎言”偶尔会充当一个重要抓手。

但当孩子即将踏入成年,人生发展目标和认知目标都会随之改变,这个时候的“爱的谎言”不见得会奏效,还可能会让孩子觉得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反而会适得其反。

顺着这个话题谈下去,自然而然会谈到怎么样做一个好父亲?

有句俗话叫“一流父母做榜样,二流父母做教练,三流父母做保姆”。透过《爸爸是外星人》这部片子来看——

爷爷“老老金”是一个典型的放养型父母,主打一个“不闻不问不管”,由于表达方式的内敛,爷爷疏于和孩子的交流沟通,父子之间就一直打着一个心结。

志伟爸爸则是一个典型的操控型父母,在事业上他飞黄腾达,他就方方面面“好为人师”,一些“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等诸如此类的金句更是常挂嘴边,替孩子包办似乎成了他和孩子沟通的唯一桥梁。

以上这两种都是在孩子成长中略显糟糕的父亲,但贾冰饰演的老金,是最好的那种榜样型父母,他没有特别高的学历,也没有很高的收入,但是他对孩子的爱与陪伴,以及对周遭人的善意,在言传身教中给孩子做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影片中有个非常打动人的细节,老金女儿参加入学面试时,老师问她,你给你爸爸打多少分呀,她毫不犹豫就给爸爸打了一百分,这就是老金带给孩子正向影响的最佳佐证。

从电影回到生活,在有越来越多人喊着“我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治愈”的当下,无论是初为人父母还是即将为人父母,这些“准爸妈”都要更加意识到“爱的力量无穷大”。

2017年河北沧州以744分考进清华大学的庞众望近期再回大众视野,他拿着一个天坑开局的剧本——母亲下肢瘫痪、父亲患精神疾病、自己也有先天性心脏病,但是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他手撕剧本,走出贫寒,拥抱了一个不止优秀,而且快乐的人生。

人与人的鸿沟有些时候的确从出生就注定存在了,但是爱能让孩子长出翅膀,从鸿沟中飞起来,浮在更高的天空中向下望。它教会孩子的除了如何去爱他人,更有如何爱自己,与他人相比是痛苦的,让自己的软肋成为保护自己的铠甲才是爱自己的最好解答。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