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火热进行中,不仅新片不断,一些重映老片也来助力电影的夏天。《白蛇:缘起》《你的名字。》《灌篮高手》等多部影片重映,观众既有欢呼,也有质疑。从数据上看,电影《你的名字。》重映首周末的三天平均排片率为14.5%,票房更是突破了八千万元,远高于同日上映的动画新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守护》。
针对暑期档新老影片抢占市场的情况,《今日影评》特邀北京电影学院教师孙俨斌,与我们共同探讨暑期档电影的重映现象。
“重映”现象为何而兴起?
重映是电影市场的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经典电影总是会以“重映”的形式回到观众中间,尤其是在网络还未普及的时代,能再次观看到一部经典电影只能靠重映,但是也正因为一次次“重映”,电影的文化才能形成独有的情怀。
这一次《你的名字。》以如此高的排片大范围上映,其实对电影市场来说也是带来了一些担忧。对片方来说,如果重新发行一部影片比制作一部新片能够获得更高的市场收益,那么片方还会有更大的积极性去生产一部新片吗;对电影从业者来说,如果重映影片要挤占新片市场,造成碾压式的排片,也会打击生产者的积极性。
放眼世界,“重映”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以2022年的法国电影市场为例,超过90%的影片都是重映影片,可以说重映影片占到法国电影放映市场的绝大多数。然而在国际电影市场中通行的电影重映,在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却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个原因是因为现在国内的电影产量的供给非常充足,从产业化改革到现在,中国电影的产量从每年一百多部到现在每年接近有一千部新电影与观众见面,因此在新片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老片的重映势必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第二个原因就是两个层面的补偿心理,一个是市场层面,我们国家从1994年开始才有进口大片,此前很多优秀的电影没有在银幕上看过,现在电影市场开始放开了,观众就有机会可以完成在电影院看这些经典电影的愿望了;
另一个是观众的层面补偿自己的一种心理,希望在大银幕上看到自己喜欢的电影,如《甜蜜蜜》《泰坦尼克号》等经典的浪漫爱情电影。换个角度来看,重映也是满足了各方的一个利益需求的,观众走入到影院之后也会有更多的观影选择。
什么样的影片才能“重映”?
在电影市场上,重映总要找一个由头和契机,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旧酒换新瓶”,也就是之前老电影的新版本,一方面是技术意义上的新版本,像《泰坦尼克号》《侏罗纪公园》《2012》《一代宗师》等影片都是通过2D转3D的方式重新包装上映。对历史更加久远的老电影则是通过数字修复后重映,像《天书奇谭》《大闹天宫》《永不消逝的电波》《海上钢琴师》等等。
另一个方面就是电影内容意义上的新版本,如《流浪地球》在重映时换了名字为《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和首映版本相比有了十一分钟的新增的内容,像《一代宗师》《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的重映也在内容上有所更新和增加。
第二个类型是则是为了满足了观众个性化需求而重映的影片,既有商业大片也有一些小众艺术电影,比如说商业大片像《你的名字。》《灌篮高手》《流浪地球》《星际穿越》,小众艺术影片的重映像《爱乐之城》《甜蜜蜜》《红高粱》等。
第三类是功能性的重映,一些影片的重映是为了配合新片的上映,例如《白蛇:缘起》的上映就是为了配合《白蛇:浮生》的上映,《沙丘2》上映的时候《沙丘》也重映了,两部影片可以形成一种联动,在营销上也是非常有力。
第四个就是针对一些特定档期的“预制菜”,像《你的婚礼》在跨年档重映,《情书》《我要我们在一起》选择在“520”档期重映,在当时电影市场上也引起了一个反响,并且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重映现象频频发生,重映影片反响强烈都体现出了电影市场需求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如何推动电影“重映”良性发展?
当重映成为电影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电影重映获得更加良性地发展,孙俨斌提出了两点建议。
第一是重映要常态化。因为借助着重映,许多优秀的影片重回到了大银幕,这既可以够鼓励我们国内的片方多生产一些好电影,也能够引进一些之前没有在中国上映过的世界优秀电影,繁荣活跃国内的电影市场。
第二是重映要分线化。重映的常态化是以分线发行的机制是为基础的,老影片想要取得发行上的成功,就是要在上映范围、 上映节奏和上映方式上更加多样丰富,这样新片和老片就可以和平共处、相得益彰。
如中影正在推行的预约放映正是在联合院线和影院,满足观众的个性化的观影的需求,截止2024年6月,中影“预约放映”运营一年多,投放影片32部旧片、预约成功8000余场。
重映要精耕细作,才能满足电影市场和观众的多样化需求,达到真正的市场均衡。而当重映依托强大的平台资源被安排得越来越灵活,或许在不久后,影院就会像自家客厅一样,来一场说看就看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