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热映电影《里斯本丸沉没》中事件发生的坐标,它对应着浙江省舟山东极岛海域。在这里,日本武装运输船里斯本丸连同828名被俘士兵的生命,在海底沉寂了82年。
这是一段几乎被世界遗忘的历史。偶然听闻这个故事后,方励用了8年时间,砸锅卖铁、倾尽所有去打捞背后的真相,并在70岁这年将真相放到了大银幕,讲述那段残酷的过往和一个个关于悲欢离合的故事。影片中,有日军的残忍和暴虐,有盟军战俘的无助和勇敢,更有中国渔民的大爱和无私……
方励
那么,里斯本丸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埋藏于海底的真相如何被还原?导演方励接受记者专访,与大家分享背后的故事↓
他找到沉船和人证
“抢救”这段被遗忘的历史
十年前,方励无意中听到舟山东极岛渔民讲述里斯本丸沉船的故事。他当时心头一震,这段历史不仅关联着1800多个家庭,背后更关乎人性,尤其是东极岛的渔民迎着日军的枪口救起素不相识的盟军战俘,这种勇敢与善良,超越国界与时光。
但这件事却几乎无人知晓,里斯本丸沉入海底后,它的踪迹也一直未被发现。作为中国电影人,同时在地球科学、海洋科学领域深耕41年的方励,决定去打捞这段历史。
2016年,方励带队在东极岛周边海域进行搜寻,但一连数日一无所获。无奈之下,他将搜寻范围往外扩展了400公里,终于通过声呐找到一艘沉船。第二年,经过声呐成像的精细比对,他确认那就是里斯本丸。
方励带队找寻沉船
“我们停止作业准备撤离的时候,海上很安静,我突然意识到,在我脚下30多米的地方,有800多个来自异国他乡的年轻生命被埋葬,他们几乎被全世界遗忘了。”
那是1942年9月底,载着1816名盟军战俘的日本武装运输船里斯本丸,从中国香港前往日本。日军违反《日内瓦公约》,未在船上悬挂任何运送战俘的标志,行驶至浙江舟山东极岛海域时,里斯本丸被美军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
船体开始倾斜下沉,船舱内的战俘命悬一线,日军不但不施救,反而在弃船时将舱门钉死,企图把所有战俘埋葬在这片海域。绝望中,战俘撬开舱门奋力逃生,面对的却是日本人指向自己的枪口。
828名盟军战俘因中弹或溺水遇难。危急关头,附近岛上200多名舟山渔民迎着枪林弹雨,一次次划舢板冲进大海,冒死救起了384名战俘。
方励希望这段历史被更多人看见,也想为很多问题找到答案:里斯本丸沉没前,上千名的青年战俘究竟遭遇了什么?在如地狱一般的绝境中,他们如何相互支撑?善良的中国渔民,又是怎样冒死伸出了援助的手?
那时候,方励听说,里斯本丸事件的亲历者仅剩两人健在,一位是参与救援的舟山渔民林阿根老先生,还有一位是幸存的英军老兵丹尼斯·莫利,两人均已90多岁。
林阿根老人(中)
这让他产生了急迫的使命感,意识到如果再不行动,沉船上的真相将永远被淹没。“不能再等了,人证就要没有了,必须立即进行抢救式的采访。我无数次告诉自己,不把这件事做成,我就是历史的罪人,这段真相不能沉没。”
他拜访380多个战俘后人
还原里斯本丸的真相
2018年,方励拜访了林阿根老先生和幸存的英国老兵丹尼斯·莫利,还找到了几位战俘后人。交流中,他被太多情感浓烈的故事触动,“这是永远也编不出来的素材”。
亲历者丹尼斯·莫利(左)
方励心里清楚拍电影的难度有多大,资金压力、制作难度都将远超预期。为了完成这部电影,方励卖掉了所有房产。但他觉得,这件事情的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这个故事如果搬上大银幕,对那些被遗忘的人,被遗忘的家庭,都是一个抚慰。”
就这样,方励开始寻找更多相关家庭,他斥巨资在英国三家主流报纸上一连打了两个月的广告,还去一家电台做了直播采访。主持人问他,是什么让一小群中国人跑到英国铺天盖地打广告?方励回答:“很简单,因为这段历史发生在中国,而且中国人是救人者,是目击证人。”
这些报道很快有了成效,380多个盟军战俘的后人联系到了方励,其中有人在得到沉船的坐标后特别激动,给全家人打去了电话:“我们终于找到了爷爷!”他们还找到另外一位亲历者——98岁的英国老兵威廉·班尼菲尔德,当时生活在加拿大。
亲历者威廉·班尼菲尔德
方励走进这些家庭,用他们的回忆和讲述拼起战争阴影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
方励采访盟军战俘后人
这是一段残酷的历史。里斯本丸被鱼雷击中后,日军将战俘所在船舱的舱门钉死,这里人挤人,氧气少得燃不起一根火柴。当他们想办法撬开舱门,第一批冲出去的人几乎全被射杀,他们跳入海中求生,依然逃不开武器的扫射。
方励在战俘们的遭遇中,也读出了温情。有人明明逃出了船舱,却又折返去安慰困在舱底的伤员和病员;有人看到卡在舷窗的战友被海水淹没,扎进水里紧紧握住他的手进行最后的告别;有人在生命接近终点时,叮嘱友人回到英国后一定要转告自己的妻子:“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回家和她团聚了……”
更令方励感动的是中国渔民的反应。他们发现异常后,不顾危险全员出动,划着小舢板在枪林弹雨中往返,最多时一个舢板上坐了10个人。
384名战俘就这样被救上了岸,并被安置在庙里。那时,渔民们生活艰苦,但还是把家里的衣服、口粮都拿了出来,甚至撕了床单给战俘们当衣服。
林阿根老人回忆救人经过
中国渔民的参与,让日军的暴行有了目击者,顾虑之下,他们逐渐停止了射击,并开始协助落水战俘登船。从这个意义上讲,被中国渔民救下的战俘,远远超过384人。
△亲历者威廉·班尼菲尔德对中国渔民表示感谢
他抓住“历史的尾巴”
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事
目前,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已上映,但与其高口碑相对的,是并不理想的票房。有网友称:“这是一部除了票房不好什么都好的电影。”
这是方励第一次作为导演完成的电影,他自己上阵,“摸着石头过河”。至于成本能收回来多少,并不会对他造成困扰。“票房高一点能帮我还债更好,还不了也没关系。我还活着,钱可以再挣。”
在方励看来,他已经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他“抢回”了历史,帮1816个盟军战俘的家庭、255个中国渔民的家庭,还原了他们的先辈经历了什么,为历史“填了一个空”,也让观众在冷冰冰的遇难数字背后,读到了有血有肉的“人”的故事。
他庆幸自己“抓住了历史的尾巴”,但这也是他的遗憾——三位仅存的亲历者,没能等到电影上映。2020年7月,林阿根老人离世。当年,两位英国老兵也永远离开了。
“我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更多人记住那些先辈的善举,了解那些在苦难中依旧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瞬间。每一位观众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将故事一代又一代传递下去。”
尽管已经70岁,方励并不打算停止“折腾”。在与战俘后人交谈过程中,他建立起了庞大的素材库,其中被电影收纳的不足20%。他想将那些没有出现在大银幕的故事,继续讲给大家听。
他希望通过这些作品告诉大家:要珍惜当下的和平,珍惜自己的亲人和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