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活动 / 正文

青年导演龚洵携电影《最后的心事》亮相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围绕“故乡”核心意象建立返乡叙事模式

《最后的心事》围绕“故乡”核心意象建立返乡的叙事模式,讲述了一位与子女同住在城市的老人,于70岁生日之际返乡寻亲的故事,通过和兄弟姊妹的探访过程,描绘了一幅流动的中国社会景观,承载着社会集体记忆和情感。

2024年5月1日,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嘉年华在北京隆重举行,青年导演龚洵携电影《最后的心事》、《枪、拐杖和烟》两部影片的主创团队走上红毯,将用时四年诚心创作的中国式家庭故事推向大众视野。《最后的心事》荣获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嘉年华SHOW TIME“永不落幕”推荐影片。

在此次电影节舞台上,团队演唱了电影《最后的心事》主题曲《昔日如梦》,该电影原创音乐由国内知名音乐人王三溥创作。

《最后的心事》围绕“故乡”核心意象建立返乡的叙事模式,讲述了一位与子女同住在城市的老人,于70岁生日之际返乡寻亲的故事,通过和兄弟姊妹的探访过程,描绘了一幅流动的中国社会景观,承载着社会集体记忆和情感。

故乡是中国人灵魂的归属。城市越是热闹,乡村就越是寂寥,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大部分基于人的迁徙,不论什么样的原因,第一个人的成功搬迁,就意味着一个家庭或者多个家庭的出走。原来的故乡是针对年轻人的,他们独自在外,父母守着家乡的老屋,逢年过节回去团圆。

如今的故乡成了一个全民故乡,《最后的心事》作为一部“迁电影”进一步探讨故乡所呈现出来的问题,一边呈现迁移之人在城市里的 “家”,另一边则聚焦被他们忽视已久的故乡老家。年轻人的“故乡(父母)”来到了身边,便没有了故乡的概念,所以大部分故乡是留给老年人的念想。故乡,成了一个不是想回就能回的地方,所以回乡成了心事,成了故事的主题。

电影《最后的心事》实景拍摄于苏州、西安、安康、紫阳、牛蹄等地,不同地点承载着不同的情感记忆,将主人公陈德迅的“心事”也娓娓道来。相对于表现“人与地理空间、人与人的复杂关系和心理世界”的公路电影,这部影片又不纯粹的是“在路上”,更多的是一种对何处是吾乡的寻找,城市中虽然有一切便利的生活条件,但故乡的自在与熟悉更让人向往,在诗意化的表达中实现心理空间与地理空间的契合,中国乡土文化的嵌入也使得这部“公路电影”本土化。

电影《最后的心事》是龚洵导演“故乡三部曲”的第二部,导演采用纪实手法,再现了无数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勤快唠叨的母亲、寡言的父亲、忙碌的子女、成长的稚童,琐碎的生活细节透露着生活原本的基础哲学。

导演龚洵说:“普通人的生活在操心什么,我们就在表达什么。”

2020年夏天,龚洵和她的团队一行五十多人,排除万难,将《最后的心事》拍了出来。这部电影的创作让她发现了真实影像的魅力,也让她愈发重视情感的诚实叙述。她认为艺术作品是通过切实的观察生活,在有限的故事情节,传递无限的情感和思想。

作为一名青年导演,她前期写了很多有关社会、现实、时间、亲人、生死等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而“故乡”这一人文命题本身就涵盖丰厚意蕴,激发了她将文字转化为可视化影像的动力,作为历史洪流中个人记忆的珍贵讲述,《最后的心事》营造具有中国意味的意象和情感,所表达的家、乡、情都具有独特且悠久的文化,以及真正的艺术感染力。

龚洵导演“故乡三部曲”中最后一部是纪录电影《枪、拐杖和烟》,以纯粹纪实的手法拍出祖孙三代人在陕南乡村生活的日常,生动刻画了普通老百姓朴实厚重的情感生活,目前该片正在后期制作中,稍后将与观众见面。

无论是《最后的心事》、《枪、拐杖和烟》,还是《三抬镇》均取景于导演龚洵的家乡。正是因为对影像的热爱,所以她希望将更多的中国故事讲出来,她的影片蕴含着中国家族式的关怀、误解、孤独、爱恨、遗憾、愧疚、和解,以及爱。她表示:作为创作者应该将自己放到生活里面去,将镜头放在生活上面来。电影《最后的心事》将于近期在全国上映,大家敬请期待。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