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档,招致争议最多的电影无疑是《749局》。
也因此,导演陆川被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749局》
再想起他的上一部作品《九层妖塔》,不少观众似乎对他失去了信心。
而一旦遭受争议,他的才华就会被质疑,尤其是他的处女作便会被拿出来说事儿:“《寻枪》究竟是不是陆川拍的?”
借由这个契机,本期【老片新看】,时光君和大家一起重温这部曾经的新锐之作。
《寻枪》
《寻枪》拍出来后,在影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一个经常看影碟的电影新人,居然一出手就引得大演员姜文助阵。
而这部影片也凭借着极富张力的故事、迷离朦胧的氛围,让观众耳目一新。
寻枪记
《寻枪》的主线故事并不复杂。
某边陲小镇的普通警察马山(姜文 饰)昨晚去参加妹妹的婚礼,喝得酩酊大醉。
早上醒来,突然发现枪丢了,这如同晴天霹雳,让他陷入了焦虑之中。
马山疯了似的跑到妹妹家里询问,却没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他又找到好友陈军分析昨晚情形,并根据一些线索,依次去找开车送他回家的老蒋、汽车的主人周小刚套话,但都无果。
值得一提的是,周小刚凭借着假酒生意富甲一方,在古风小镇中建造了非常现代化的别墅“白宫”。
马山敲门,出来的竟是自己以前的恋人李小萌(宁静 饰),他顿时茫然无措。
还有个事情非常诡异,他在小镇穿街过巷,两次遇见卖羊肉粉的刘结巴,而对方一看到他就口齿变得利落起来。
后来,到镇上派出所巡视的警察局长(韩三平 饰)听闻马山丢枪的事情,大发雷霆,一再强调后果,并严厉批评。
此后,马山更加失魂落魄,他神经高度紧张,像个幽灵般飘荡到小镇的各个角落,将所有人都视作偷枪的嫌犯。
祸不单行,李小萌被意外枪杀,用的正是马山的手枪,他也成了最大的嫌疑人,被拘捕了起来。
多亏了周小刚洗清了他的嫌疑。
马山仔细梳理一切线索后认为,凶手想杀的其实是周小刚,李小萌属于误杀。
于是,他假扮成周小刚的样子去往火车站,果然引来了真凶,被蒙在鼓里的凶手从背后枪击倒地。
子弹还剩一颗。
出于保证人民安全的考虑,马山用言语激将凶手,又打了自己一枪,同时趁机用手铐把凶手铐了起来,为民除害。
以上便是《寻枪》的主线故事,讲的是普通民警因丢枪而焦虑,继而凭借着聪明才智与牺牲精神将凶手绳之以法。
在这种叙事之下,作为公职人员武器的手枪,有多层隐喻意味。
第一层是,手枪是理想与职责的象征,丢失了它,人便陷入到虚妄中去,会紧张,会惶恐。
第二层是,手枪背后有公权力的重压,这种压力让人恐惧和歇斯底里,以至于失去了正常生活的能力。
不过,从《寻枪》的种种细节和视听语言来看,它还掩藏着另一种叙事的可能性。
多义性
马山多次提到同一句台词:“不是丢,是不见了。”
表面上看,这是他为了否认手枪丢失的托辞。
但还有一种可能,马山陷入了人格分裂,枪原本就没丢,黑暗人格制造出了这种假象,然后伺机枪杀周小刚以泄心头之愤;光明人格又到处缉凶,以中和自己的罪恶感。
即是说,偷枪与用枪的凶手都是他自己。
其最大的动因在于嫉妒。
在妹妹的婚宴上,他看到了昔日的恋人李小萌。
在被送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了周小刚在轻薄和引诱李小萌,而她并没有拒绝。
仅有这些举动还不足以说明李小萌已经委身于富商,直到马山在周小刚的别墅门口再度看到了她,他怔住了,一度哑口无言。
后来,马山在跟朋友们梳理昨晚婚宴时,他们的言辞也透露了稍纵即逝的关键信息。
他说自己醉得不省人事,陈军当即质疑。
老蒋说婚礼上在场的所有人都有偷枪的动机,包括马山自己,此刻,他露出了锐利甚至阴鸷的眼神。
最耐人寻味的细节是,李小萌被杀那晚,凶手跟在周小刚的后面,李小萌见状,还笑盈盈地说:“怎么是两个人?”
如果背后是陌生人,李小萌不该会是这种反应。
后来,在指证环节,警方让马山穿上雨衣,周小刚最初言之凿凿,确认迎面走来的人就是凶手。
可当马山褪去雨衣,露出了脸,周小刚这才反悔。
当马山跟妻子追溯凶杀案那晚的细节时,妻子如实说明,而且,表情非常复杂。
可以看得出来,在主旋律叙事之外,《寻枪》中的情节带有另一重指向性。
此外,主创们还用视听语言做了一些暗示。
比如剪辑。
电闪雷鸣的雨夜,马山用手比作手枪的样子,还开了一枪,紧接着的是周小刚类似中枪的反应动作。
再比如画面。
影片中遍布着超现实的镜头,宛如梦境,这进一步模糊了现实与臆想的界限。
如果从“马山即是凶手”的角度来梳理,《寻枪》的种种情节、细节与视听语言处理都是可以说得通的。
这种多义性,使其在一众国产片中独树一帜。
创作者疑云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部影片被重看和解读了太多次,再联系陆川此后的作品如《可可西里》《南京!南京!》《王的盛宴》《九层妖塔》等等,它们都不具备《寻枪》的丰富性的先锋性。
于是,就有人怀疑:“《寻枪》难道是姜文拍的吗?”
作为观众,我们没有确凿证据可以下这种定论。
不过,《寻枪》的确是一部“非常姜文”的作品。
在《寻枪》中,真的有太多标志性的姜文元素了。
《寻枪》男主叫马山,《阳光灿烂的日子》男主叫马小军,《让子弹飞》里的县长叫马邦德,《一步之遥》里还有马走日。
马山和马小军爱而不得的女人都由宁静饰演。
在故事的呈现上,两部电影都有真伪难辨的气质,都有着现实与记忆的相互篡改。
而那处堪称神来之笔的“马山以手比枪”的剪辑方式,在《鬼子来了》里就有过类似的处理。
而关于梦境的呈现,《寻枪》更像是一部习作。
5年后,姜文拍的《太阳照常升起》更加成熟、更加丰盈。
当然了,即便《寻枪》中带有如此鲜明的姜文电影烙印,我们似乎还不能认定它就是“姜文作品”,因为这对陆川不太公平。
不过,如果说“没有姜文,就没有这样的《寻枪》”,应该不会有什么争议。
回到本片诞生的源头。
陆川先后考入了南京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和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进了北京电影制片厂,三年里没机会拍片,于是埋头写剧本。
《黑洞》是其中之一,这部剧曾在全国热播。
后来,他拿着《寻枪》的剧本四处投递,最终托关系找到了姜文。
没想到姜文很喜欢这个本子,愿意出演,不过要等一段时间。
非常有意思,当陆川向众人说姜文要演自己的电影,大家都当这是笑话。
后来,姜文还特意写了一个纸条。
因为这份赏识,才组成了“总制片人韩三平,主演姜文,导演陆川”的创作班底,而为了拉投资,姜文还愿意担任监制以作担保。
后来,厂里仍有领导质疑,问姜文为何要拍这种小戏。
他这样回答:“《寻枪》就是一个大戏,只是你没有看出来。你的枪丢了,你可能不知道,但是我姜文的枪丢了,我知道。中国还有很多人连枪都没有,更别说去找了,陆川这个本子说的就是这个事儿,你说是大戏还是小戏?”
这段话非常口语化,却藏有存在主义哲学层次的深意。
更可贵的是姜文并非只是挂职,用陆川的话讲,“姜文是一个完美得有些恐怖的监制”。
他每隔一天就会问陆川是不是在专心修改剧本、做导演工作台本以及选景、挑演员等各项工作。
到了片场,姜文还会修改剧本。
比如片中局长那句提升了戏剧张力的台词——“如果遇到职业杀手,一枪两个就是六条人命,六条人命啊!”——就是由他即兴发挥创作的。
回忆跟姜文的合作经历,陆川的心理非常矛盾:“我必须承认当时被姜文这样管着,很不爽。“
“在剪《寻枪》的时候,我才开始意识到姜文对我的这种帮助,虽然跟姜文合作非常痛苦。”
在《陆川激情表白:遇到姜文是我生命中最大奇迹》一文中提到,姜文说陆川这苗子还不错,但是有些枝长歪了。
如今来看,这句话似乎显得愈加明晰,尤其是他拍出了《九层妖塔》《749局》这种商业与艺术两边不靠的作品后。
就说《749局》,影片在一开始还维持着世界观上的悬念,后来竟然滑入了简单粗暴打怪兽的俗套中去。
谁能想到,难产八年,他端上来的竟是一部货不对板的怪异之作。
于是,在路演时,他也只好再次拿出一向擅长的技能:当场哭泣。
可是要知道,一部作品的体面是靠内容与质量支撑起来的,而非创作者的泪水与顾影自怜。
对于陆川以后的作品,该以怎样的态度期待呢?
观众比较好说,蹲口碑,不花冤枉钱。
而投资人们则要注意了,需要为陆川匹配一个靠谱的监制保驾护航,并在适当的时候修剪掉那些无用的枝节。
否则,可能会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