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正文

香港电影资料馆举办活动,探寻香港电影预告片的“万象之华”

在香港电影资料馆举办的“万象之华——香港电影预告片珍藏展”集合了《阿飞正传》等超百部上世纪40年代以来的香港电影预告片,结合电影人口述访谈、星光隧道沉浸式体验等形式,重现香港电影预告片的发展轨迹。

伴随着香港街头的独特风情,在快节奏的剪辑和经典音乐的烘托下,镜头捕捉了张国荣饰演的旭仔与两位女性之间若即若离的情感瞬间……这是香港电影《阿飞正传》约2分钟的预告片。即使不了解故事背景,观众也会被充满情感张力的预告片所吸引。

这是“万象之华——香港电影预告片珍藏展”入口(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在香港电影资料馆举办的“万象之华——香港电影预告片珍藏展”集合了《阿飞正传》等超百部上世纪40年代以来的香港电影预告片,结合电影人口述访谈、星光隧道沉浸式体验等形式,重现香港电影预告片的发展轨迹。

“香港电影资料馆围绕人物角色、影视特效等主题举办过各类展览,但有规模地展出香港电影预告片,对香港来说是首次。”香港电影资料馆特约研究员周荔娆说。

重温经典 感受时代变迁

步入香港电影资料馆展厅,如同进入光影的历史空间,现场电视柱放映的是各年代香港电影预告片,两侧灯箱上记录的是相关年代预告片特色。展出的预告片分为6个类别,包括资料馆最早期馆藏的珍贵预告片、文艺和写实电影、喜剧电影等。

在香港电影资料馆一级助理馆长(节目)吴君玉看来,电影预告片是研究电影发展、观照时代变迁极具价值的文化财富,一直以来却缺乏深入讨论。“电影预告片非常重要,但大部分在完成首轮放映宣传任务后,就被束之高阁,遗忘在片仓的角落。”

香港电影资料馆一级助理馆长(节目)吴君玉接受记者采访(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展出的预告片显示不同时期的手法、风格和特色:上世纪40年代的预告片宣传用语紧贴社会脉搏,配以语出惊人的宣传口号,不时笑中有泪又或悲中见喜,吸引观众入场;上世纪60年代的喜剧电影预告片旁白通常以轻松的语调介绍,比如在电影《追妻记》(1961)的预告片以模仿漫画的方式介绍片名和主要演员造型,玩味十足。

随着香港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预告片也开始制作多语种版本,迎合不同市场的需要。在展览中,主办方将电影《新蜀山剑侠》(1983)的中文版、日文版、英文版预告片一同播放,展示电影公司根据不同市场定位呈现的画面有何不同。

“希望观众可在展览中看到香港电影走过的路,包括不同电影公司的转变、明星的成长之路等,也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关心的生活和社会议题。”周荔娆说。

让年代久远的预告片“复活”

展厅中星光隧道前方的大屏幕,循环播放“预告中的预告”短片,混剪了大量电影预告片经典片段。

周荔娆在展览筹备过程中发现,上世纪40年代的预告片平均片长约4分钟,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告式快剪的预告片开始流行,长度缩至两三分钟。预告片的制作五花八门,既有在电影开拍前策划的,又有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捕捉的花絮,也有在影片完成后选材剪辑而成的。

香港电影资料馆特约研究员周荔娆接受记者采访(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为了筹备这一展览,香港电影资料馆工作团队从去年5月就着手修复400多部电影预告片,还对其中120部预告片进行了数码化处理。

修复师要将电影预告片的胶片从头到尾检查一遍,再根据物理上的损坏情况进行修补。由于年代久远,不少胶片都出现了破损、松动等现象,需要清洁后再进一步修补。有时,还会遇到画面变色等棘手情况,需要调整画面还原至当年的色彩。

“在修复《七十二家房客》预告片胶片时,工作团队发现它的画质非常差,画面都已经融化,几经周折才重新找到画质好一点的版本,让这部预告片得以面世。”周荔娆说。

为配合这次展览,电影资料馆还策划多场免费放映活动,包括推出精选预告片合集以及设置多场电影人座谈会,与公众面对面探讨电影预告片的演变。

每部电影预告片都有自己的“灵魂”

“万象之华——香港电影预告片珍藏展”自今年5月起举办,吸引逾万名观众进场欣赏,在光影中感受时代风华。

“以电影预告片为主题的展览十分少见,展出的预告片都十分具有港式特色,沉浸式体验更是让感官也得到了放松。”正在上海就读电影专业的大四学生黄扬来港旅行时特意来此打卡。

他说,一部部经典电影的背后,离不开一代代默默奉献的剪辑师,让每一帧画面都有了存在的意义。

香港电影剪辑协会会长、第25届金像奖最佳剪辑奖得主黄海接受记者采访(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在香港电影剪辑协会会长、第25届金像奖最佳剪辑奖得主黄海看来,每部电影预告片都有自己的“灵魂”,十分考验剪辑师的功力,需要将个人感受等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更多可能。

2018年,黄海为电影《黄金兄弟》剪预告片时,加入了许多“艺术创作”。他把电影主线涉及的黄金“藏起来”,临近结尾才出现;通过流畅且快速的镜头切换,成功塑造出影片的动作感和兄弟情谊。约1分30秒的预告片中,各个场景的切换迅速有序,配乐与剪辑节奏相辅相成,进一步提升了紧迫感和情感共鸣,激发观众对于影片的期待。

“万象之华——香港电影预告片珍藏展”展出胶片年代的编辑机(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剪辑是一件极其需要耐心的事。有时2分钟的视频,甚至要剪10个小时。”黄海告诉记者,在剪辑前,他会先看剧本了解情节,再看素材是否衔接,剪完后还要再复看几遍。若是不满意,他不会在现有成片上修改,而是从头再剪。

黄海近年也开始到香港各大学举办分享会,期待能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入行,为香港电影行业注入活力。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