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集《我的阿勒泰》在荧屏和网络同时热播,取景地自然人文景观蕴含的蓬勃生命力,与质朴疗愈的剧情相得益彰,为观众开启了一场荡涤心灵的文化体验。
《我的阿勒泰》的热播,让创作者意识到好散文也可以讲出好故事、也能改编成好剧集。这为影视和文学的融合之路找到了新的发力点,更为时下高流量的微短剧探索精品化发展打开了新思路。
《东方大港》的尾声,意境深远,令人回味。两代人坐在岸边,深情眺望一艘艘从舟山港出发的巨轮承载着他们的希冀与奋斗、汗水和荣耀,驶向远方。这一刻,音乐响起,观众沉浸在绵远悠长的思绪之中…
北京市曲剧团推出的沉浸式北京曲剧《茶馆》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团长崔迪认为,沉浸式戏剧只有符合“表演空间新”“观众互动新”和“传播推广新”这三个条件,才能创作出符合当下观众审美的作品…
韩国历史并不长,却催生出了极为复杂的政治景观,这些景观成为韩国影视取之不竭的素材,但像《逆贫大叔》这样将故事背景选在韩国首任总统期间的作品,其实不多。
此次培训班专注于扶持行业新生力量,不仅为青年创作者提供了学习提升的平台,更为广电总局开展常态化青年创作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样板。
虽然故事背景被放置于遥远的北疆,但《我的阿勒泰》所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念,却和都市年轻人高度一致,这得益于李文秀这一角色的身份设置。